我家就在甘肃陇南徽县嘉陵镇,三国古蜀道。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从东汉后的公元220年起到西晋公元280年灭蜀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共六十年的纷争中,陇南既是当时的鏖兵古战场,又是三国文化的积淀地。在电视剧《三国演义》、《新三国》中都曾提到过陇南,今天小编就和你一起来细数咱们陇南的三国元素。
陈寿的《三国志》也好,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好,还是常璩的《华阳国志》也好,这些都是文化的力量。一切军事的争逐总是浮面的,而事情到了要摇撼某个文化生态的时候,才会变得严重起来。一个民族,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三国文化之陇南的深邃隽永就大概是在这里。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伐混战,群雄逐鹿。辖据豫、兖州的曹操,在官渡一战中击败袁绍,尽占黄河以北之地,进而进军巴蜀、楚。曹操在赤壁一战被刘、吴联军击败后,便调集兵力,全力经略陇右,虎视陇南。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曹操统曹仁、徐晃西渡黄河,击败马超、韩遂、杨秋等的陇右联军。次年(212)又策动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兵围冀城(今甘谷县东南),卤城(今礼县盐关)。马超被迫逃至汉中,陇右遂为曹操所据。之后,又挥师南下,攻掠陇南。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魏武定霸,置郡十二”,阴平郡即其中之一。汉献帝二十年(217)三月,曹操亲率大军自陈仓出散关(今陇西宝鸡市)取道武都攻汉中张鲁。武都氐人沿故道堵防。曹操大军被迫窜行山谷,军至武都"山行千里,升降险阻,军人劳苦”。四月,又击败氐王窦茂于河池(今陇南徽县),略定陇南。氐人被杀无数,有五万余众被迁扶风、天水界居住。夏侯渊在攻击下辨(今陇南成县)、故道时,还收掠氐人谷物十余万斛。十二月,曹操返北,留夏侯渊、张屯守汉中。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刘备、诸葛亮趁曹操与孙吴交战无力西顾之机,决定“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州”。刘备使诸葛亮总理后方粮草的供应,率部赵云、黄忠、魏延等出击马呜阁道(今四川青川县马角坝)攻马呜阁后,进至阳平关(今陕西勉县境内)。次年春(218)在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击杀夏侯渊,迫使张屯退守阳平关。同时另派张飞、马超率吴兰、雷同等部攻占下辨,并留吴兰定下辨。
曹操派曹洪驰援。刘备令张飞赴固山,欲断曹军后路。第二年(218)刘备欲取汉中。曹洪攻击下辨守将吴兰,斩其将任夔。吴兰逃至阴平,被阴平氐人强端所斩,张飞、马超进无所据,退至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是曹操与刘备两大军事集团夺阴平郡与武都郡最为激烈的一年。据《华阳国志·汉中志》记载于“阴平郡”道:“刘先祖据汉中,争二郡不得。”此“二郡”即指阴平郡与武都郡。战争的结果是刘备夺得了汉中地区,曹操夺得了武都郡与阴平郡。
自此以后,魏蜀两国为控制陇南地区,展开了长达五十余年的激烈角逐,成为三国后期魏蜀交兵的主要战场。
陇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当时是属于蜀国的阴平,武都两个郡,其是蜀地的西北门户,北接魏国天水郡,东接汉中。蜀国掌握住陇南地区,进可攻天水西凉以及长安,退可保蜀地和汉中侧翼,还是北伐出发地之一。魏国也想占据此地,只要占据陇南,魏国就可掌握战争主动权。
很重要,这是唯一可以从背面进入蜀汉的路,也被叫做“蜀汉之喉”,然三国中刘备就要士兵死守这里。
是曹魏和蜀国相互争夺的重要战略要地,蜀国如果占据陇南,将获得进一步伐魏的基础。
三国历史上,甘肃陇南有多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