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要将苏克萨哈灭门,索尼、遏必隆甚至是孝庄为何都没管?

2025-02-24 11:56: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鳌拜和苏克萨哈之间的矛盾,是四位辅政大臣中最激烈的,最主要的原因,还要拜多尔衮所赐。鳌拜是镶黄旗人,号称“满洲第一勇士”,也是豪格麾下第一骁将;而苏克萨哈则是正白旗人,他是多尔衮麾下的骨干成员。

当年,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时,苏克萨哈全力支持多尔衮,而鳌拜则是豪格的坚定支持者。 后来,在多尔衮和豪格竞争最激烈时,鳌拜曾直接带人拿着剑冲出来,高声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

鳌拜的这种行为,实际上相当于以武力威胁多尔衮不得觊觎帝位。 在这种背景下,多尔衮不得不作出让步,提出拥立6岁的福临继位,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这一折中方案最终为双方所接受。由此福临登基,即顺治皇帝。

后来,多尔衮摄政后,开始重点豪格及其拥护者,而鳌拜也就成为重点被关照的对象,先后遭到多尔衮的三次打击,三次被革职,三次差点被砍头。 在这个过程中,苏克萨哈也是积极参与,并充当多尔衮迫害豪格和鳌拜的马前卒,因此受到鳌拜的嫉恨。

再加上,在多尔衮在执政时期,他为扩张正白旗的势力,就将原本属于镶黄旗的旗地,划拨给自己的正白旗,同时他还特意将镶黄旗的旗地划分到比较偏远贫瘠的片区,让镶黄旗人都非常不满。 

后来,等到多尔衮死后,苏克萨哈由于站出来揭发多尔衮的罪行,被顺治帝重用,后来他也由此能够代表正白旗,和代表镶黄旗的鳌拜、遏必隆,以及代表正黄旗的索尼共同执政。当时的鳌拜,虽然只在四位辅政大臣中排名第四,但因为遏必隆和他同属镶黄旗,利益基本上是一致,所以基本以鳌拜马首是瞻。

至于索尼,虽然他在辅政大臣中排名第一,但因为他年事已高,凡事基本都保持中立态度,而且他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又有太深的渊源,所以在很多时候,他的鳌拜的利益也相差不大,在这种背景下,当鳌拜想打击苏克萨哈的正白旗时,他也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等到鳌拜想诛杀苏克萨哈时,索尼实际上已经去世,所以他自然无法站出来给苏克萨哈说请。至于遏必隆,他本身和鳌拜是穿一条裤子的,两人都是镶黄旗人,鳌拜打击苏克萨哈,打击正白旗,就意味着镶黄旗的权力和地位得到提升,遏必隆显然是非常乐意见到这个结果。

至于孝庄皇后,一方面是当时康熙已经亲政,她已经无权再出面干涉朝廷中的政事,尤其是辅政大臣已经决定好的事情。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也是希望鳌拜和苏克萨哈以及正白旗的矛盾彻底激化,因为这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后面康熙更加容易的打击鳌拜。

因为,鳌拜将苏克萨哈灭门后,并没有因此掌控正白旗,反而彻底将正白旗给得罪死,因为苏克萨哈的亲友、下属和门生,都从此和鳌拜不共戴天,而广大正白旗将领,也会害怕鳌拜更加肆无忌惮的打击正白旗,于是他们直接倒向康熙的怀抱,而正黄旗在看到鳌拜这种做法之后,他们为自己安全考虑,也会全力支持康熙夺回大权。而最后,康熙正是在正白旗和正黄旗的全力支持和协助下,才一举将鳌拜及其党羽给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