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前夕,赵云没有技巧的劝谏又如何能够说服刘备圈呢?

2025-04-02 04:21: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夷陵之战是蜀汉建立以后最关键的一战,此仗刘备战败,蜀汉由强转弱势,自此一蹶不振。

自关羽被杀害之后,刘备在益州厉兵秣马,做好准备,随时发动对东吴的战争,刘备这一准备就花了两年的时间。曹丕篡位,建立魏国,曹丕忙于处理内务,无暇顾及其它,这就给刘备提供了机会。

刘备

据史料记载,刘备出兵之时,蜀国群臣一致反对。其实反对声肯定是有的,但不可能一致反对,同样也有支持的声音。刘备准备了两年时间,准备出战东吴的事情蜀国群臣恐怕早已知晓。刘备作为领导还是比较善于纳谏的,绝不会一意孤行,只不过刘备选择了出兵而已。

史料没有记载诸葛亮对此事有什么意见,但诸葛亮曾在战败之后感慨:如果法正在,必能阻止刘备出兵,就算阻止不了,也不至于大败。实际上也表明诸葛亮对出兵是持反对意见的,只是他无法说服刘备。

赵云

不过,《三国志》明确记载赵云提出了反对意见:


《云别传》: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赵云的劝谏主要阐述几个方面:1.曹操是国贼,从大义上讲,要先讨伐曹魏;2.出兵曹魏,关东义士必定支持;3.一旦与东吴开战,就不容易停止了。

再来看一下刘备为什么会出兵东吴呢?抛开其他原因,就刘备自身的主观原因有二:1.刘备对失去荆州和关羽被杀心有不甘,确实想报复东吴,夺回荆州;2.刘备已年迈,如果不趁曹魏无暇南顾之时讨伐东吴,恐怕以后就没机会了。

刘备

对比赵云的反对意见和刘备出兵的原因,你就发现两人的想法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又如何会听赵云的劝谏呢?

首先,赵云认为从大义上讲应先讨伐魏国。这道理刘备当然明白,刘备自起兵以来一直以汉室宗亲自居,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以赢得大义。这是刘备惯用的忽悠别人的说辞,如今赵云却用来劝说刘备。其实当三分天下之时,光复汉室的旗号用处已经不大了,刘备打算出兵攻打东吴就已经表明他不在乎这个所谓的大义。

其实,刘备长年和曹操作战,哪些人会支持他,他自己心里清楚。关东地区自董卓入主以来已经有20多年了,早知不思汉朝了,哪还会有所谓的关东义士?

刘备、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