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就要负刑事责任。具体金额要参照所在地的标准。
【法律分析】
什么是骗取医保行为?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其他手段骗取医疗保险金属于骗保行为。其中的表现方式包括:1、冒用他人的医保卡报销。2、串通医疗机构骗取医保基金。3、谎称患病利用医保购买药物。4、串通药贩子倒买倒卖医保药品。医保卡的合法持有人骗保行为其行为一般包括:将医保卡借给他人使用、提供自己的医保材料为他人报销医药费、倒卖医保药品用品等。只要骗取的金额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就可以按照诈骗罪定罪量刑。这种往往需要持卡人配合,大多属于共同犯罪的行为。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用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以诈骗罪来定罪处罚。如果是药贩子骗医保触犯的罪名主要包括:诈骗罪、非法经营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罪名。非法经营罪的立案金额是:个人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1万元以上的。单位的非法经营数额50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10万元以上。如果药贩子串通医保卡持有人,或药贩子指使医保卡持有人骗医保药品的,属于医保诈骗行为,应比照诈骗罪处罚。倘若药贩子无证经营这些药品,同时触犯非法经营罪,就要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八十八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