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倾向于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抑价发行概率高,首批新股上市后可能受到热捧,炒新可能带动相关老股。
海通证券表示,参考2009年10月创业板开板对中小板影响,涨幅大的新股对业务相近公司股价有带动作用,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业务可比性需较强;第二,上市公司所属的细分行业本身基本面较优。
创业板开板时首批上市公司中,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多且涨幅突出,安科生物首日涨幅194%,当日生物医药行业涨幅达到3.1%,可比公司科华生物上涨超过8%。红日药业首日涨幅达到77%,带动中药龙头同仁堂大涨7.3%,但毛利相对较低、技术优势不显著的化学制剂类公司表现一般。
此外,首批上市公司中纺织服装和传媒各有1家上市,涨幅分居第一、第二,但纺织行业的探路者和传媒的华谊兄弟在当时已上市的公司中没有可比公司,行业内公司股价表现均一般。
目前,已经获得证监会IPO批文的16家公司中,已有15家公布发行日期,时间从1月8日到1月15日。其中在沪市主板发行的两家,在深市中小板上市的5家,在深市创业板上市的8家。陕西煤业到4日为止还没有公布发行日期。
申银万国认为新股首日涨幅主要来自两部分:定价偏差和投资者情绪。如果假设行业市盈率定价为合理定价,那么:定价偏差指新股发行价格相比按行业市盈率定价的折价;投资者情绪则指按所属行业市盈率定价相比新股首日收盘价的折价。
从2000年至2012年来看,新股首日涨幅可按2009年分为两个阶段:(1)市盈率限制阶段(2000-2008):定价偏差是首日涨幅的主要来源,投资者情绪与二级市场走势相关。(2)市盈率放开阶段。(2009-2012):投资者情绪成为首日涨幅的主要来源,定价偏差是负的贡献(即新股定价普遍高于行业市盈率)。
可以看到,新股定价偏差主导时期的新股涨幅较高,而投资者情绪主导阶段的新股涨幅逐渐走低。因此,在本次改革前,申万认为新股首日涨幅主要来自于投资者情绪,因此应该从投资者偏好出发选择新股配售的标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情绪并不稳定,同时收到二级市场情绪和前期新股表现的影响,波动较大。
新股会降低大盘指数,且对同类股同样也起到下跌的作用。 因为本来只有1家公司,变成了两家,使得市场被部分分割,利润下降 再说了,新股如果是已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才会对母公司收益
很难说,相关性比较低,小盘股有可能出现借机炒作,变点现
一般会同步的。。
不会,哪个板块上涨跟它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