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据分析,施恒新表示,从A股和H股过往的走势来看,其H股股价大多高过A股股价,相关性也仅在0.6至0.7;而从今后趋势来看,A股和H股肯定要合并。
“我赞成A股全球化的观点。只能说现在A股全球化的洗礼才开始。”施恒新说。
只不过,A股的独特二元结构令很多分析人士大为不解。
“低估的公司涨得不够高,而质地较差的公司则跌得不够深。”施恒新说,“中国市场呈现明显的双曲线结构”。
这就造成其中好的股票,主要为基金重仓股,其PE已低于H股。申万覆盖的300家上市公司,其中G股2006年的PE是12倍,非G股是14倍。
非重点公司的PE则分别是20倍和26倍。而H股按2005年业绩算,静态PE是16倍。
“如果说H股带动A股上扬,也只是带动了重点公司,非重点公司的PE仍高于H股,并没有吸引力。”一位基金经理说。
“A股和H股更多的乃是互动关系。”林新说。
林认为,这要取决于未来QFII、QDII以及境内做空机制、再融资等政策的不断放开。本质上,资金只会在全球配置,不可能出现影子市场。
天相投资则认为,基于部分A—H已出现股价倒挂的现象,H股对A股市场的牵引作用会逐步削弱,A股市场走出独立行情的时日不会太远。
将A股和H股,进而联系道琼斯指数的观点,其逻辑链条似乎也值得怀疑。
法国兴业银行股票衍生工具副总裁李锦先生相信,相对于美国庞大的市场,香港市场的恒指较大程度受到道琼斯的直接影响,确实存在较高相关性。
记者对恒生指数和道琼斯指数从2005年11月1日至4月7日的走势进行观察,发现两个指数存在明显正相关,如道琼斯在2005年11月起涨时,恒生也开始上扬;而2006年2月17日道琼斯开始下探时,恒生也于2月23日开始下跌。记者从其间随机挑选出20天的数据进行拟合,发现其相关系数高达0.89。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率敏感,一是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比如出口贸易政策等。
“比如说美国加息但中国不加息,那么恒生指数将首当其冲受到牵连,但H股却未必。”施恒新说。
H股指数为恒生国企指数,37个成分股中,中石油和新加入的建设银行占30%的市值。H股在恒生指数所占比例较小。恒生指数中,汇丰控股占30%以上,中国移动占15%,均为非H股公司。
近段时间以来,恒生指数上涨放缓。而H股快速上扬,证实二者关联度并不高。而从图形分析,H股指数和道琼斯指数也仅为弱相关性。
经济全球化 趋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