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确。
日常生活中的时钟都是12进制的,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部分,每个刻度在上午和下午表示不同的时间,当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时,如果时间是上午,那么该时间表示上午12点,当时间表示下午时,那么该时间表示下午12点,也就是24点(0时)。
扩展资料:
顺时针:是指和钟表的转动方向一样的转动。
时针之所以“顺时针”转动,是源自其前身日晷。时针首先出现于北半球,其作用与日晷投射在地上的“影子指针”相似。太阳由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它投射在日晷上的影子之运行方向相反,是由西向东,所以日晷上代表时间的数字排列也是如此,现代时钟表面数字沿用了这种排列方式。
逆时针:是和顺时针相反之,代表的是逆时针的转动。
物体是顺时针转动或是逆时针转动,与观察角度有关。例如地球的自转,从北极正上方观看,是逆时针,从南极正上方看,则是顺时针。
在数学上,顺时针旋转的角为负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正确。
日常生活中的时钟都是12进制的,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部分,每个刻度在上午和下午表示不同的时间,当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时,如果时间是上午,那么该时间表示上午12点整,当时间表示下午时,那么该时间表示下午12点整,也就是24点(0时)。
十二小时制
十二小时制起源于埃及。然而,每个小时的长度会由于季节而不同。从黄昏到黎明12个小时,从黎明到黄昏也是12个小时长。
罗马人也使用12小时制:全天平均地被分为十二个小时(因此一年中各天的长度是不尽相同的),夜间被分为三个小时。这是因为在水鈡发明之前,人们使用太阳作为计时工具,所以没有办法准确的划分时间。
罗马人对于早上的时间计数同现在是相反的:例如,"3 ante meridiem",或3 hours ante meridiem意味着中午以前的第三个小时,而不是现代意义的“午夜以后的第三个小时”。
不正确。日常生活中的时钟都是12进制的,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部分,每个刻度在上午和下午表示不同的时间,当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时,如果时间是上午,那么该时间表示上午12点,当时间表示下午时,那么该时间表示下午12点,也就是24点(0时)。
认时钟时间:首先明确钟表盘上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最长又细的是秒针。
时针指的是几就是几点,如果指到两个字之间,就说是偏小的那个,10和11之间是10点,12和1之间是12点(特殊)。分针指的数字再乘以5就是分钟,如1是5分钟,2是10分钟,3是15分钟,两个数字之间的小格一个就一分钟,如图是9分钟。秒针的看法和分针是一样的。
钟表是顺时针运转。时针之所以“顺时针”转动,是源自其前身日晷。时针首先出现于北半球,其作用与日晷投射在地上的“影子指针”相似。
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一天=1440分钟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一刻=15分钟,一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
时钟各指针的角度关系:普通钟表相当于圆,其时针或分针走一圈均相当于走过360°角。钟表上的每一个大格对应的角度是:30°。时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应为:0.5°。分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应为:6°。
对。
一天有两次出现这种情况,上午和晚上的12点整,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