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滴定的过程中 为什么每次滴定的初读数都要从零刻度或零刻度附近开始

2025-04-25 17:42:2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首先,每次都从零刻度开始进行滴定是为了避免因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不够而中途二次装液的问题.其次,每次都从零刻度开始可以消除或减小测量过程中的仪器误差,因为滴定管不同的刻度间存在系统误差。

拓展:

1、酸碱中和滴定,是用已知物质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甲基橙、甲基红、酚酞等做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是否完全中和。酸碱中和滴定是最基本的分析化学实验,也是普通高中化学的必修课程。

2、原理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

人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有机染料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能显示不同的颜色。于是,人们就利用它们来确定溶液的pH。这种借助其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pH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的变色原理是由于其分子和电离出来的离子的结构不同,因此分子和离子的颜色也不同。在不同pH的溶液里,由于其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的比值不同,因此显示出来的颜色也不同。例如,石蕊是一种有机弱酸,它是由各种地衣制得的一种蓝色色素。

(2)HIn在水中发生电离

如果用HIn代表石蕊分子,HIn在水中发生下列电离:HIn═In-+H+如果在酸性溶液中,由于c(H+)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c(HIn)增大,因此主要呈现红色(酸色)。如果在碱性溶液中,由于c(OH-)增大,OH-与HIn电离生成的H+结合生成更难电离的H2O:使石蕊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于是c(In-)增大,因此主要呈现蓝色(碱色)。如果c(HIn)和c(In-)相等,则呈现紫色。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都是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生的,我们把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pH范围叫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各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由实验测得的。注意:强酸滴定弱碱时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强碱滴定弱酸时用酚酞。其他情况可用紫色石蕊试剂。

回答2:

中和滴定(或其他滴定分析法)的过程中 ,是滴定管中的标准溶液,每次滴定的初读数都要从零刻度或零刻度附近开始,其主要原因是:消除滴定管在不同读数体积是产生的误差。
1、常用的滴定管的规格有25ml和50ml的两种。其刻度是在上部刻线是零刻度(0.00ml),底部是25.00或50.00 ml。记录的读数要求到小数点后两位。滴定的体积等于滴定终点记录的读数减去滴定开始前的初读数。
2、滴定管在滴定分析中,是体积计量仪器。在滴定管的每一段体积读数与其对应的准确读数之间,都存在可能不相同的体积误差。所以每个滴定管都要测定其滴定体积(例如5.00、10.00、15.00、20.00、25.00ml),与其准确体积(可以用 称重法准确测量)的误差曲线。并且勇于实际滴定操作时的体积校准。
3、而上述“滴定管体积误差曲线” 的5个体积的初读数都是在0.00 ml 开始操作的。所以滴定操作时每次滴定的初读数都要从零刻度或零刻度附近开始,才具有体积校准的条件(可比性)。否则,其校准没有实际意义。
4、如果滴定操作时,每次滴定的初读数都不从零刻度或零刻度附近开始,那么滴定体积的计算,就没有校准的依据,就会产生较大的滴定体积误差。
5、在计量认证的质量控制时,有的机构要求滴定管的体积校准要到计量校准鉴定机构去做。则可信度更好。

回答3:

为了去除试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