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级战列舰的该舰情况

2025-04-08 03:04:3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提尔皮茨领导的德国海军部将类似于国王级这样的新舰成本划为三大块:船体建造费用、舰炮、鱼雷。造船费用包括轮机装置的成本以及海试等开销;舰炮成本包括弹药储备、舰炮和炮塔装置的费用。  建造资金来自于战列舰和大型巡洋舰的年度拨款,每四年制定一次。这种拨款方式使得德国舰队的扩张相对较为缓慢,看起来即便是战时也没有进行调整。实际上款项当时并未对外界公布,国会对年度拨款只有“是”和“否”两个选择。海军战略完全由提尔皮茨一人统管,除了担任德国海军司令外,他还作为国务大臣在国会中有很大的权限。  “国王”号和其他姊妹舰一样,建造资金来自四年期的年度拨款,同年度的预算还包括“大选帝侯”号、“边境总督”号和“德弗林格”号,“王储”号的预算直到1912年才被批准。
国王级战列舰高度精密,可谓是德国海军造船技术的杰作。该级舰每艘造价约为4500万金马克(1912年币值约225万英镑)。与英国和美国的对手相比,该级舰造价显得相当昂贵。标准排水量22000吨的“猎户座”号火力更强,但防护较低,造价不过170万英镑;同级别的“得克萨斯”号(标准排水量27000吨)造价135万英镑,只有国王级的60%;标准排水量29150吨的英国超无畏舰“伊丽莎白”号造价也不过240万英镑。如此高的造价表明当时德国造舰技术还存在不足之处。 在1911年造舰项目中,“国王”号的编号为“S”,承建者为威廉港的帝国造船厂。它的姊妹舰“大选帝侯”号下水前建造代号为“选帝侯腓特烈·威廉代舰”(Ersatz kurf u rstfriedrich wilhelm),在汉堡的火山造船厂建造;“边境总督”号建造代号为“魏森堡代舰”(Ersatz Weissenburg),在不来梅的威希造船厂建造;“王储”(Kronprinz)号,后改名为“威廉王储”(Kronprinz Wilbelm)号,建造代号为“勃兰登堡代舰”(Ersatz Brandenburg),在基尔港的腓特烈·克虏伯-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建造。
国王级每浸入水中1厘米就会增加36吨的排水量。该级的稳心高度方向为2.59米,纵向为203米,最大横向稳定度可以达到28度,横摆幅度超过62度时可能会倾覆。  国王级的船体材料为采用平炉炼钢工艺生产的西门子-马丁低碳钢。德国军舰上的框架编号从船尾向船首递增,纵向上密封段为35号到137号框架,横向上为120号框架到18号。在120号到126号框架之间,装甲区向上延伸到了6层甲板,在127号到137号框架之间,装甲带覆盖到了较低的甲板层。16道隔壁将整个船体划分为了17哥主要舱段。长度方向的隔壁被布置到船体两侧,内侧为过道和与装甲带相连的内舱壁。两侧还有平行的装甲隔壁,从船底一直延伸到装甲甲板上方一米的高度上。在平行于炮组甲板的主装甲甲板上方还有侧防弹隔壁。这些隔壁介于30号到113号框架之间,两个纵向的隔壁从船体外底一直延伸到炮组甲板。横向及首尾部的隔壁都是有孔的。所有重要的隔壁都经受过30英尺(9.144米)水压测试。  燃料系统  国王级的燃料舱中煤和油都有。油料存放在双底结构中。进料煤舱位于30号到113号框架之间,装甲板下面的位置。再往外,贮存用煤舱位于装甲甲板外侧、45号到83.5号框架之间的位置。  国王级的甲板布置方面,从龙骨往上分别为:下平台甲板、上平台甲板、装甲甲板、中层甲板、炮组甲板、露天甲板和上层建筑甲板。甲板由钢板构成并覆盖有地毡,特例是露天甲板,上面覆盖了一层65毫米厚的柚木船地板。靠近锚链位置铺的则是桃花心木地板。 德国海军内所有级别军舰上的舰载艇都不是随心所欲布置,而是有缜密的安排。“国王”号带有的舰载艇如下:  1条I级汽艇,长10米  2条A级摩托艇,长14.5米  1条3号摩托艇,长8.4米  1条有动力的舢板,长11米  1条无动力的舢板,长11米  2条O级快艇,长10米  2条I级杂用艇,长5.9米  1条C级摩托艇,长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