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在北京开幕,这也是国际胃癌大会首次在我国举行。
目前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发病病例的一半左右,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为进展期胃癌。北京市胃癌发病率为十万分之17.53,在男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四位,在女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八位。
由于胃癌一经发现常为中晚期,患者存活超过5年的机会一般低于30%。而如果筛查出早期胃癌,通过内镜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存活5年的机会超过90%。胃癌患者中,三四十岁的青年患者并不鲜见,回顾他们的日常生活,会发现很多胃癌年轻患者都是抽烟成瘾、嗜酒如命、喜食油炸热烫食物、烟熏烧烤肉食,三餐不定时、蔬菜水果摄入少、工作压力大、精神压抑、缺乏体育锻炼等。
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学者将40岁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确定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包括: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曾经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胃肠道肿瘤患者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存在胃肠道肿瘤其它高危因素等。
此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部分胃癌有家族聚集倾向,其中遗传性弥漫性胃癌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突变的携带者一生中有80%的概率发生遗传性浸润性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