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又称香樟树,别名:香樟、樟木、瑶人柴、栳樟、臭樟、乌樟;拉丁文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属樟科、属常绿大乔木,高达10米—55米左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四季常青,是我国南方城市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
樟树喜光,幼苗幼树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怕冷,冬季最低温度不得低于0度,低于0度会遭冻害,低于零下5—8度,会冻伤死亡。
樟树在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或中性黄壤、红壤中生长良好,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萌芽力强,耐修剪。抗二氧化硫、臭氧、烟尘污染能力强,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
樟树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区域,以江西、浙江、台湾、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最多。多生于低山的向阳山坡、丘陵、谷地,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600m以下,台湾中北部海拔1800m高山有樟树天然林。以1500m以下生长最旺盛,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树种。
樟树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 [1]
中文学名
樟树
拉丁学名
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
别 称
香樟、楠木(四川),猴挟木(湖南),樟树(湖北)
二名法
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毛茛目
亚 目
常绿大乔木
科
樟科
亚 科
樟亚科
族
樟族
属
樟属
亚 属
常绿
种
猴樟
亚 种
大乔木
分布区域
长江以南
主要区域
以江西、浙江、台湾、广东最多
英文名
Camphor tree
花果期
花期5-6月,果期7-8月
药用价值
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