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组织核算年度经营业绩的指标均不相同,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阶段、行业特征来设置,比如亚马逊虽然多年盈利指标完成情况很差,但仍然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就是因为在亚马逊所在的行业中更关注流量、增长等指标;
但仍然存在广泛适合的指标框架,即从股东的投资回报率出发,选择有关键影响的指标做为年度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例如投资回报率、利润率、EVA、每股收益等。其中EVA(经济增加值)是国有企业考核常用的指标。其定义公式为:经济附加值=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经济增加值的含义是,不仅要看企业净营业利润还要站在股东的角度考虑,同样的投资规模股东至少应该获得平均回报是多少,也就是说企业投资所获得回报需要减去资本的平均回报之后才是真正的收益。换句话说,即产生资金的超额回报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由此定义和公式可以看出,EVA做为考核指标是充分考虑了股东回报之后的修正性利润指标,因此也深得国有企业的青睐。其优点就在于,保障了股东的平均回报,且当股东下辖多个行业、多个发展阶段的公司时,可以用同样的考核指标来衡量其收益。举例而言,某股东旗下A企业总资本1亿元,年度利润1000万元;B企业总资本2000万元,年度利润300万元。单纯看利润数字,A企业要远远超过B企业,但若设置平均资本成本率为10%,即A企业的EVA=1000-10000*10%=0,而B企业的EVA=300-2000*10%=100,则B企业对股东的回报显然更高。
但其缺点则在于,EVA指标中资本成本率的核定以及营业利润中相关内容的修订需要对企业运营情况非常了解,从而会导致计算方法复杂。同时,EVA单纯从资金回报角度考虑,从而无法适应以增长、规模、客户为经营战略重点的企业,更多的适用于经营相对成熟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