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池中的“瓮城”是怎么出现的?它有什么功能?

为何会有这样的城池呢?
2025-04-04 19:40:1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瓮城”是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我国从上古时期就战争不断,上古时期有黄帝和蚩尤的涿鹿之战,古时候还有各种各样的朝代更迭,五代十国、魏晋南北朝之类的乱世也是很多,这些时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战争频发。

既然有战争,那么自然就会出现攻守双方。城门通常是守城的薄弱点所在,有的城门甚至只用几个兵士抬着一根木头就可以将其撞破,所以这个时候,瓮城就顺应而生。瓮城是建立在主城墙外面的一层很小的城池,它将城门牢牢地护在中间,不容易使敌军攻入。


瓮城的作用还不止这些,瓮城可以作为第一道防线。军士们将武器等东西布置在瓮城中,然后将战场搬到瓮城中,这样可以避免敌军过早的攻入主城,给城内的百姓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因为远离百姓,也会少了百姓背后捅刀的可能性,也减少无知的人添乱的可能性。


而瓮城外面还会有一条护城河,这条护城河的作用基本上相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正在攻城的敌军拖延时间,使他们不是那么容易的将城池攻打下来。有的城池还可以依靠这种优势,加上守城官兵的勇猛以及指挥官的聪明才智,造成反杀,将敌军打回去。总而言之,所谓护城河也好,瓮城也好,它们的出现都是因为国家扩张,经常发动战争所导致的,都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被发明出来的。

回答2:

它是人们在打仗的时候无意中出现在人们视线当中的。这能够更方便的让他们在与敌军作战的时候能够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就流传了下来。

回答3:

主要是古代的战争太多,所以他的出现只要是应对战争。

回答4:

觉得确实有一定的作用,毕竟他确实很厉害,

回答5:

就是四周都是城墙,可以防御敌人,就算被攻城,还能继续与敌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