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排查易引起交叉感染,有哪些方式可以替代进行体温排查?

2025-04-29 00:42:3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上门排查体温已经被证实有引起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所以上门排查体温的措施已经停止,目前所采用的措施有两点:


第1点是采取封闭小区的措施限制出行。


第2点是通过网络二维码建群进行网络申报。


这两个措施从展开到现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时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



上门排查体温对工作人员来说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工作,戴口罩也不能100%的隔离病毒,最主要的一点是有可能会引发交叉感染。


比如说工作人员在测量体温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有感染的患者,但此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处在潜伏期了,于是挨家挨户的进行体温测量,再把病毒带给多少人那就不可估量了,所以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为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最好还是不要上门去排查体温。


再者说了排查体温有什么用,在潜伏期的人只是携带病毒却没有并发症,所以排查体温的有效性还值得探讨。



1、封闭小区式管理


将小区大门彻底封闭,过往车辆需要办理健康通行证,当然这个通行证不是谁都可以办的,只有特殊车辆可以,进出的居民也是经过排查之后的健康居民,几天出门一次,就比如说我家这边每三天可以有一人出门,而且会给我们发一张进出大门的通行卡。


在发现有疑似病例的时候,整个单元的单元门会被封住,这个单元的人就不得进出了,物资需要从窗户进行供应。



2、二维码建群统计


社区人员组织建群,通过微信群进行排查,并且让居民自行注册安全二维码,我们这边是黑龙江的,有一个程序叫做龙江健康码,是通过一系列申报才能得到的二维码,这些措施都有效替代了上门进行排查体温的方式。

回答2:

现代网络发达,运用现发行的扫码,例如在东莞市民在莞e通里每日登记自己信息,适用于每个地区。
或是微信群,QQ群等公共网络资源来获取相关信息。

回答3:

如果可以让居民自行排查,将数据统通过网络的方式统一交付。应该可以有效的避免上门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