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的三个问题

2025-04-29 18:16:4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康熙一共有20个亲生女儿,我后面贴一下,嫡出的你自己找吧,呵呵,第一个就是你说的那个。
2.“六代含饴:
在孔府三堂内正上方,也悬挂着一方匾额,上书“六代含饴”四个大字。这是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十一日,为孔子七一代孙孔昭焕的高祖母、诰封衍圣公一品夫人黄氏而题写的。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早婚、早育、多子女,是最幸福的事情,若能达到祖孙几代欢聚一堂,如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等,长者健康长寿,膝下子孙满堂,则更是乐享天伦了。但是,在贫穷落后的旧社会里,一般的家庭,只能达到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就已经不多了,五世同堂极为罕见。然而,孔子的七一代孙孔昭焕却上有高祖母,下有子女,达到了六世同堂。在乾隆皇帝看来,孔子的后裔能够得到这种幸福,无疑是一件值得大加赞颂和庆贺的事情,于是便欣然命笔写下了这方匾额。
“饴”原指用麦芽制成的糖浆、糖稀。在这里专指甜美,“六代含饴”即指六世同堂这件事令人由衷地感到幸福。
现在孔府内的商店卖的高粱饴借用了这一典故。”
3.这个太。。。大概是所有皇后都住过。
坤宁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

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原槅扇门改为双扇板门,其余各间的棂花槅扇窗均改为直棂吊搭式窗。室内东侧两间隔出为暖阁,作为居住的寝室,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与门相对后檐设锅灶,作杀牲煮肉之用。由于是皇家所用,灶间设棂花扇门,浑金毗卢罩,装饰考究华丽。

坤宁宫改建后,即成为清宫萨满祭祀的主要场所,其中宫的地位并未改变。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养女(1671—1741):固伦公主。玄烨之弟恭亲王常宁之弟一女,其母为常宁庶福晋晋氏。康熙十年(1671)十月二十八日生。抚养宫中。康熙二十九年(1690)20岁时封为和硕纯禧公主。是年嫁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持氏台吉班第。班第系科尔沁郡王奇他持之从孙。累官内大臣、都统、右翼前锋统领。雍正四年(1726)卒。乾隆十八年(1753)追谥恭勤。康熙三十一年(1692)即公主嫁后的第三年,为其设护卫长史,视贝勒制。雍正元年 (1723)二月晋封为固伦纯禧公主。班第卒后,公主居京帅。乾隆六年(1741)十二月初七日去世,时年71岁。

圣祖玄烨系

长女(1668—1671):玄烨的第一女。其母为玄烨庶妃张氏,与四女同母。康熙七年(1668)十一月二十日生。康熙十年(1671)十月殇,时年3岁。

次女(167l一1673):玄烨之第二女。其母为玄烨庶妃董氏,即端嫔。康熙十年(1671)三月初九日生。康熙十二年(1673)二月殇,时年3岁。

三女[1673—1728):固伦公主。玄烨之第三女。其母为玄烨庶妃马佳氏,即荣妃,与长子承瑞、四子赛音察浑、六子长华、八子长生、十子允祉同母。康熙十二年(1673)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年(1691)元月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嫁给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待氏乌尔衮,时年19岁。乌尔衮系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于鄂齐尔的次子,其母是清太宗皇太极之五女淑慧长公主。康熙四十三年(1704)乌尔衮袭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康熙十八年 (1719)从征康熙,六十年(1721)车子军。康熙四十八年(1709)公主受封为固伦荣宪公主。雍正六年(1728)四二十一日去世,时年56岁。

四女(1674—1678)玄烨之第四女。其母为玄烨庶妃张氏,与长女同母。康熙十三年(1674)二月初十日生。康熙十七年(1678)殇,时年5岁。

五女(1674—17l0):和硕公主。玄烨之第五女。其母为玄烨贵人兆佳氏。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 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同年十月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凌王之次子噶尔臧。噶尔臧,乌梁罕氏。康熙四十三年(1704)袭喀喇沁杜凌郡王。康熙五十年 (1711),因罪削爵。康熙六十一年(1722)去世。康熙三十二年(1693),命设护卫长史,核贝勒例。康熙四十九年(1710)三月公主去世,时年37岁。

六女(1679一1735):固伦公主。玄烨之第六女。其母为玄烨贵人郭络罗氏,与十九子允(礻禹)同母。康熙十八年(1679)五月二十七日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时年19岁,受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博尔济吉持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敦多市多尔济系多罗郡王噶勒丹多尔济之长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康熙三十九年〔1700)晋袭和硕亲王袭土谢图汗。四十一年(1702)降郡王。雍正元年(1723)复封亲王。乾隆八年(1743)去世。康熙四十五年(1706)公主受封为和硕恪靖公主。雍正二年(1724)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雍正十三年(1735) 去世,时年57岁。

七女(1682.6——1682.8):玄炸之第七女。其母为玄烨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十一子胤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九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二十一年(1682)六月初一日生,八月即疡。

八女(1683.6—1683闰6):玄烨之第八女。其母为玄烨皇贵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九日生,闰六月殇。

九女(1683—1702):固伦公主.玄烨之第九女。其母为玄烨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十一子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七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三十九年(1700)18岁时受封为和硕温宪公主,嫁给佟氏舜安颜。舜安颜是佟国维之孙。康熙四十八年因党附允祀,削其额驸,禁锢于家,后释免。雍正二年(1624)总督三凌班务,授领侍卫内大臣。是年去世。公主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七月去世,时年20岁。雍正元年(1723)三月追赠为固伦温宪公主。

十女(1685—1710):固伦公主。玄烨之第十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纳喇氏,即通嫔.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六日生。康熙四十五年 (1706)22岁时受封为和硕纯悫公主。是年嫁与蒙古博尔济吉持氏喀尔喀台吉策凌。策凌是元太祖成古思汗二十世孙。康熙三十—年(1692),其祖父丹律携他自居地塔米尔投归清朝.玄烨十分高兴,授其为轻骑都尉留居京师入内廷学习。康熙四十五年与公主成婚,授和硕额驸,并赐贝子品级。奉命回驻塔米尔旧地.击败准噶尔兵入侵。康熙五十九年(1720)从傅尔丹多次击败准噶尔兵,授札萨克。雍正元年(1723)特诏封为多罗郡王。雍正二年(1724)驻守阿尔泰。雍正五年(1727)偕内大臣四格等赴楚库河与俄罗斯使节瓦萨立石定界签订“布连斯奇条约”。雍正九年(1731)大败准噶尔军获鄂登楚勒大捷,晋封为和硕亲王。赐银万两,又授其为喀尔喀大札萨克。雍正十年(1732)又获光显寺大捷,赐号超勇亲土,晋封固伦额驸。雍正十一年(1733)为定边左副将军进驻科布多。乾隆元年(1736)驻兵乌里苏雅苏台。乾隆六年(1741)清廷从土谢图汗部分出20旗赐予他,统称赛音诺额部。乾隆十五年 (1750)去世,入祀京师贤良祠。公主于康熙四十九年(17l0)去世,时年26岁。雍正十年(1732)因策凌军功追赠为固伦纯悫公主。死后葬于京师郊外,后与策凌合葬。公主与策凌所生子成衮札布初被封为世子,策凌去世后袭爵为札萨克亲王兼盟长。

十一女(1685—l 686);玄烨之十一女。其母为玄烨温僖贵妃钮枯禄氏,与十八子允礻我同母。康熙二十四年〔1685)九月二十七日生,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即殇。

十二女(1686—1697):玄烨之十二女。其母为玄烨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十—子胤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七女、九女同母。康熙二十五年(1686)闰四月二十四日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卒,时年12岁。

十三女(1687—1709):和硕公主。玄烨之十三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与二十二子允祥、十五女同母。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0岁时受封为和硕温恪公主。是年嫁与博尔济吉持氏蒙古翁牛特部杜凌郡王仓津。仓津是蒙古翁牛持部札萨克多罗杜凌郡王毕里哀达赍次子,初名班第,赐名仓津。康熙三十二年(1693)袭封郡王。雍正五年(1727)以擅请准噶尔使入藏熬茶夺沦罪削职。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月公主去世,时年23岁。

十四女(1689—1736):和硕公主。玄烨之十四女。其母为玄烨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 (1706)18岁时受封为和硕悫靖公主。是年嫁与散秩大臣一等男孙承运。孙承运系振武将军甘肃提督孙思克之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袭父遗爵,封为一等男,康熙五十八年(1719)卒。乾隆元年(1736)公主去世,时年48岁。

十五女(1691一1709):和硕公主。玄烨十五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与二十二子允样、十三女同母,康熙三十年 (1691)正月初六日生,受封为和硕敦恪公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18岁时嫁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持氏台吉多尔济。多尔济于康熙五十八年 (17l9)因罪革额驸,仍给台吉品级。康熙五十九年(1720)去世。康熙四十八年(1709)公主去世,时年l9岁。

十六女(1695——1707):玄烨之十六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王氏。康熙三十四年(1695)十月二十一日生。康熙四十六年(1707)殇,时年13岁。

十七女(1698一1700):玄烨之十七女。其母为玄烨庶妃刘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二月十二日生。康熙三十九年(1700)早疡,时年3岁。

十八女(170l一1701):玄烨之十八女。其母为玄烨和嫔瓜尔佳氏,即敦怡皇贵妃。康熙四十年(1701)十月十八日生,生下不久即殇。

十九女(1703—170 5):玄烨之十九女。其母为玄烨庶妃高氏,即襄嫔,与二十九子允禝,三十子允禕同母。康熙四十二年(1703)二月十四日生。四十四年(1705)二月殇,时年3岁。

二十女(1708—1708):玄烨之二十女。其母为玄烨庶妃钮祜禄氏。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月初九日生,十二月即殇。

回答2:

1.被康熙皇帝破格提升为固伦公主的是他的二女儿固伦荣宪公主。荣宪公主的生母是康熙前期的宠妃荣妃马佳氏。马佳氏一生为康熙诞育五男一女,其中包括康熙的长子承瑞。只可惜最后只有一子一女长成。就是皇三子胤祉和荣宪公主。

荣宪公主是康熙的第三个女儿,由于康熙的前两个女儿均夭折,而他又收养了恭亲王常宁的女儿为养女(纯禧公主),所以荣宪公主便序齿排在第二位,人称二公主。二公主是康熙二十多个女儿中最受到康熙宠爱的(详细内容请参看乾隆网——圣祖之家——《熙朝公主(二):圣祖明珠——固伦荣宪公主》),康熙四十八年,在经历了废太子风波之后,康熙大病一场,这期间荣宪公主在他身边悉心照料,使得康熙圣体痊愈,于是被父亲破格晋升为固伦公主。

康熙皇帝医生有二十一个女儿,其中九人长大成人。嫡出的公主有: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诞育皇八女,只可惜这个女孩出生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这也是康熙唯一一个由皇后生育的皇女。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是康熙去世后被雍正尊为皇后的,她也生育了三个女儿,非别是皇七女、皇九女温宪公主、皇十二女。其中,皇七女和皇十二女也都有年夭折,没有晋封。皇九女在康熙朝被封为和硕温宪公主,雍正继位后被追封为固伦温宪公主。当然,我认为这三位皇女不算真正的嫡出。

2.“躬历四朝,亲见七代”一直是乾隆皇帝引以为傲的事情。但是乾隆皇帝并没有真正达到六世同堂。乾隆四十九年,他的第一个玄孙出生。后来,皇六子永瑢绘《岁朝图》进呈孝圣后,乾隆在上面题诗,有“永绵奕载奉慈娱”句。以后,乾隆就在“弘”字辈下,亲选“永、绵、奕、载”四字,作为后裔四代字派。

而在自己的八旬圣诞上,乾隆皇帝更是写下了“万年椿寿斯为寿,五世兰孙又见孙”的句子。表达了他热切盼望第六代出生达到六世同堂的热切愿望。不过可惜的是,嘉庆三年,乾隆的玄长孙载礼大婚,但次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便与世长辞,如果他能再多活几个月,也许就可以实现六世同堂的美好愿望了。不过即使如此,乾隆皇帝也十个极其有福气的帝王,毕竟自尧舜以来,他是第一个看到五世孙的皇帝。

3.坤宁宫是紫禁城中皇后的寝宫。可事实上并没有几个皇后真正是住在这里的。顺治十二年,坤宁宫改建,改建后,即成为清宫萨满祭祀的主要场所,但其中宫的地位并未改变,孝惠皇后曾在此居住,但时间不长。康熙四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后来,孝诚仁皇后便因难产崩逝于此,此后,坤宁宫便没有在真正居住过皇后。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但是,坤宁宫仍然是皇帝大婚的场所。同治皇帝、光绪皇帝以及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

回答3:

1.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生母是荣妃马佳氏。康熙没有嫡出的女儿。

2.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之子永璜,其长子绵德,次子绵恩。绵德长子奕纯,奕纯长子载锡

3.坤宁宫在清代改用作祭神的场所,不再作为皇后的寝宫了。不过皇帝大婚的时候会住上两天,如果这两天也算作是“住”过的话,那么清代住过坤宁宫的皇后应该有顺治的孝惠章皇后、康熙的孝诚仁皇后、同治的孝哲毅皇后、光绪的孝定景皇后和宣统的孝恪愍皇后。

回答4:

1;和硕公主
后面的同意楼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