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意义是什么?

2025-04-04 04:07:4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历史价值

有的唐卡以史实为依据,着重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动。如表现松赞干布生平业绩的历史题材。其中以讴歌藏汉民族友谊的作品,如文成公主进藏故事,都会绘在寺庙醒目的位置。

2、宗教价值

唐卡的起源和发展兴衰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这门绘画艺术的兴起和发展暗合了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当时藏区,游牧生活还是许多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仅靠固定的寺庙,无法满足众多迁徙不定的信徒宗教生活需要的。

3、经济价值

虽然唐卡的历史悠久,但唐卡真正进入收藏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刚刚兴起时,唐卡的价格一般也就两三百元。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藏传佛教艺术品进入收藏市场后,唐卡收藏市场就开始升温,很多唐卡的价格突破了千元。



扩展资料:

起源观点

1、唐卡是随佛教由印度传来的绘画形式。由意大利学者杜齐提出。他认为唐卡源于印度古老宗教布画“钵陀”,随佛教传入西藏。钵陀与汉地绘画不同主要在于画布,汉地绘画多为纸和绢,钵陀则以棉布为底,这与唐卡画布一致。

2、由中国学者谢继胜提出,唐卡受中原绘画的影响产生。他在《唐卡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唐卡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并非来自印度,实际上他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汉唐至宋元的中原汉地卷轴画的形成演变过程相一致,发源于蕃汉交往密切的敦煌,沿着佛教绘画的轨迹,由吐蕃旗幡画演变而成” 

3、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所著的《释迦牟尼·水晶宝镜》书中所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一幅吉祥天母女神像,在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看到了这幅女神像,将此作为装藏,放在神像里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传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卡

回答2:

1、历史意义:有的唐卡以史实为依据,着重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动。大部分是以讴歌藏汉民族友谊的作品。

2、宗教意义:唐卡满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为他们可以随身携带的崇拜物。唐卡这门绘画艺术因此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来。

3、经济价值: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藏传佛教艺术品进入收藏市场后,唐卡收藏市场就开始升温,很多唐卡的价格突破了千元。虽然在中国唐卡价格越来越高,但仍属于小众收藏。

扩资资料

唐卡的起源传说:

唐卡的形式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历有关。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

毕竟,唐卡比塑像更轻,也不同于壁画,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挂在帐篷里,哪怕是一根树枝上,就能成为一种象征,让藏民们祈祷、礼拜、观想,或保佑去世的亲人。

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择吉日而向广大信众示现。

当其缓缓展开后,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青海塔尔寺就有如此巨幅的唐卡,每年都会在山坡上缓缓展开,当地人称“晒大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卡

回答3:

“唐卡”是藏语。“唐”的含意与空间有关,表示广袤无边。就像在一块布上,既可画几百甚至上千尊佛,也可只画一尊佛。“卡”有点像魔术,指的是空白被填补。唐卡,其实也就是西藏的卷轴绘画。

据说西藏第一幅唐卡画的护法女神白拉姆,就是吐蕃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画就的。西藏每个受过传统训练的画师,都说得出这个传说。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唐卡源于吐蕃时的文告和僧人讲经说法时随处悬挂的布画,历史长达1400多年。也有人深信早在更为久远的象雄古国唐卡便已出现。

经考证,唐卡的形式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历有关。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毕竟,唐卡比塑像更轻,也不同于壁画,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挂在帐篷里,哪怕是一根树枝上,就能成为一种象征,让藏民们祈祷、礼拜、观想,或保佑去世的亲人。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择吉日而向广大信众示现,当其缓缓展开后,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

回答4:

唐卡的意义是宗教信仰, 是雍仲本波佛教的崇拜物,最早是起源于中国象雄文化。

早在公元前1751年左右,在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无垢庄严经》里面就已经有了关于“唐各”的记载,这就是“唐卡”最早期的名称,现在一些边远藏区的人们仍然还在继续沿用着象雄‘’唐各‘’这个名词。
唐卡的起源历史非常悠久,唐卡画风中“象雄东垛派 ldong-lugs ‘’的传承最早可追溯到古象雄时期,其佛像绘制的尺度结构与雍仲本波佛教的“无垢晶佛‘’完全一致,主要是依据了象雄本教典籍“无垢光荣经”中的度量法。该画风一直传承至今,形成了“东垛家族画派”独有的佛像绘制方法和风格,有着清晰的传承可追溯,被称为“象雄东垛派”。

据《西藏王统记》、《朵堆》等典籍记载: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首先创造了象雄文字,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明(语言学)、医方明、外明(天文学)和内明(佛学)。有关艺术与工巧明知识的传授都包括在了幸饶佛祖所传授的‘’五明学科‘’之中。在雍仲本教的经书中记载:幸饶弥沃佛祖将所有关于艺术方面的知识都传授给了噶玛勒秀,后来噶玛勒秀的弟子拉西白玛学到了绘画方面的技艺,罗丹宁布在《光荣经》中所讲述的佛像绘制造像度量方法同样也要溯源到噶玛勒秀。

另据典籍记载:象雄雍仲本教的大学者 热西达仁在观修《象雄耳传大圆满》时,他把自己所修本尊的形象画了出来,展示在自己的面前,以便更好地观修,由此可见,唐卡的出现,最初是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唐卡艺术的诞生与象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确切地说:唐卡艺术起源于人类最古老的佛法——象雄雍仲本教。
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游牧为生,他们随草而居,经常四处搬迁,象雄最早期的唐卡就是既能够满足信徒们信仰的需要,并且又方便随身携带的宗教崇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