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铜钱‘宽永通宝’是哪个朝代的货币?

2024-12-01 23:00:2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宽永通宝”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所铸的一种钱币,是我国货币文化对日本影响的结果。日本自中古以来,除了仿唐代“开元通宝”铸了部分“和同开珍”等十二种钱外,大部分情况下,皆使用中国的货币,尤以中国宋代时最盛。即使日本自铸的一部分钱币,也多使用中国的年号仿铸。到明代永乐年间,明朝的“永乐通宝”不但在日本各地皆可通用,而且使用率极高,用来购房置地极受欢迎,以至于当时的日本人一提到“永”字就知道是钱的代名词。后来随着日本的逐渐强盛,日本朝野对这种现象开始感到不满,认为这种状况与日本的典章制度不符,且对日本国的名声不利,于是一直酝酿铸造日本国自己的新钱。后水尾天皇宽永三年(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水户田町的富商佐腾新助向日本政府请铸宽永新钱以供市场流通使用。经后水尾天皇允许后,遂开始在水户铸造“宽永通宝”钱。宽永钱完全仿造中国古钱样式,作圆形方孔状,正面楷书汉文“宽永通宝”四字,文字端正秀丽,大多铸造精良,与中国古钱一般无异,难怪初集钱币者常常误以为它是中国古钱币。这是日本开铸年号钱的开端。
  自此以后,日本无需再以船自中国将钱币运来,也不再使用中国的年号仿铸钱币。因此,日本的“宽永通宝”与古代的“和同开珍”一样,在日本的钱币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明代,当时浙江闽粤沿海商人到日本贸易的很多。在贸易交往中日本钱币特别是宽永钱大量流入我国。在市场上流通,其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某些明代钱币。自清代乾隆年间开始,中国海禁松弛,中日之间的贸易量急剧增加,致使宽永通宝钱流入的更多,和“乾隆通宝”一度在市场上混用,当时的中国地方官员曾奏请朝廷予以查禁,乾隆帝虽对此事不满,但认为铜价昂贵,铸钱不易,故未予深究。以至“宽永通宝”钱在中国内地愈加泛滥,甚至有些地区市场上流通的钱币中,日本“宽永通宝”的数量竟多于当朝的“乾隆通宝”、“嘉庆通宝”。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传世的宽永钱还有很多的主要原因。
  宽永钱数量虽多,但有些品种却不易见到。最初铸造的宽永钱“永”字由“二”“水”两字组成,称为二水宽永,存世甚少。
  在日本,研究宽永钱已经成为研究钱币文化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我国,近年来,也有不少泉界学者和收藏家开始对宽永钱进行研究和搜集。历史上留存中国的宽永钱不会少于日本,其研究的前景一定是十分广阔的

回答2:

宽永钱系出自元代末年的福建德化。
  元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在福建德化桂阳乡梓溪村有个名叫郑宽永的农民,也拉起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队伍,割据一方,历时数十年,反抗元庭,在梓溪村以及周围数百里,留下郑宽永起义的传说,并有多处遗迹可供考究。
  梓溪村山险林恶,道路崎岖,在那里有个当年郑宽永修筑的寨子——名叫霸王寨。听说当时为了防止朝庭兵马,在梓溪周围所修的道路台阶较高,据本人测量,有的台阶足有一尺多高,只宜人走,马匹难行。在附近的山上,有一处当年用来冶炼金属、制造武器、铸铜钱的地方,至今那处地名仍叫炉坪,那里现在虽因年代久远,长成茂密的森林,但漫山遍野的炉渣依然可见。在附近,古代留下的地名——银坑、银条岭……以及古代开矿的遗址依稀可见。据传,当年郑宽永还自立朝庭,管辖数省,除了铸造铜钱,还开设考场,招贤纳士,在德化上涌镇设立翰林院(郑宽永起义失败后,上涌乡民因害怕殃及,速在此种棵杏仁树,改地名为杏仁坪,清末民初在此处建成一条街,名叫杏仁街)。
  在德化周围,按传统民宅的建筑习俗都要在厅堂屋檐前钉三个铜钱(本地俗称钉年前)。钉时木匠按传统要求是要把乾隆、嘉庆等皇帝名正面向前钉,当找不到这些皇帝名的铜钱时,也把宽永通宝钉上,可见宽永在当地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数百年来,在附近的乡里,有的还供奉着郑公尊神这尊菩萨,也许这尊菩萨就是郑宽永的化身。
  据传,郑宽永起义在元朝灭亡后,被朱元璋的明初统一战争中所打败。

回答3:

应该是朝鲜的钱,市场上仿品很多,慎

回答4:

日本钱吧!
好像有“宽永天皇”

回答5: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