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是一种什么情况?安阳市经济师。

2025-04-27 08:54: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2015年经济师考试初级财政税收预习讲义


    从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看,可以把财政职能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这三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职能


    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


    (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2、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


    3、调节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之间的配置


    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手段:


    1、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这主要取决于社会公共需要在整个社会需要中所占的比例。


    2、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其主要手段是通过税收、投资、财政补贴和财政体制中的转移支付等手段和政策来实现。


    3、调节产业结构主要有两条途径:(1)调整投资结构;(2)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方向。首先是调整投资结构,其次是利用税收、财政补贴和投资政策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再次是调整资产存量结构。


    二、收入分配职能


    (一)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


    一般来说,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二)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的:即调节不同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


    三、经济稳定职能


    (一)经济稳定的含义


    经济稳定包括多方面的含义,通常是指:(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


    【注意】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做。“充分”,是指就业率达到了某一社会认可的比率。物价稳定,理解为只要物价上涨的幅度是在社会可容忍的范围内。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保持平衡。


    (二)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关键是做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财政在调节社会供求总量平衡方面,主要是通过以下手段:


    1.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而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当社会供求总量平衡时,国家预算应通过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与之平衡。


    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财政利用“内在稳定器”调节的主要手段:表现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制度。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的安排上,其效应正好同税收相配合。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