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4-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
第一法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2、 原理
二氧化碳对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二氧化碳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吸
收值确定样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3、 试剂和材料
3.1变色硅胶:于12℃干燥2h
3.2无水氯化钙D分析纯。
3.3 高纯氮气D纯度99.99%。
3.4烧碱石棉D分析纯。
3.5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0.5L或1.0L。
3.6 二氧化碳标准气体(0.5%)贮于铝合金钢瓶中。
4、 仪器和设备
4.1 二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4.2 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测量范围0-0.5%;0-1.5%两档。
重现性≦±1%满刻度
零点漂移:≦±3%满刻度/4h
跨度漂移:≦±3%满刻度/4h
温度附加误差(在10-80℃)≦±2%满刻度/10℃
一氧化碳干扰:1000ml/m3(1000 ppm)co≤±2%满刻度。
供电电压变化时附加误差:220v±10%≤±2%满刻度。
启动时间:30min
抽氧流量:>0.5L/min
响应时间D指针指示到满刻度的90%的时间<15s。
二氧化碳—挥发油的测定—挥发油测定法。
应用范围:
该方法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测定二氧化碳中挥发油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
方法原理:
供试品于挥发油测定器中加水适量,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至5小时后,读取测定器中挥发油的量,计算其含量。
试剂:
无特殊试剂
仪器设备:
二氧化碳吸收器:1000mL(或500mL、2000mL)的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挥发油测定器的上端连接回流冷凝管。以上各部均用玻璃磨口连接。测定器应具有0.1mL的刻度。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并检查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挥发油逸出。
注:装置中挥发油测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与基准线平行。
试样制备:
操作步骤:
称取供试品粉末(过二~三号筛,24—50目)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1.0mL) (准确至0.01g)置烧瓶中,加水300~500mL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