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立足自身岗位,盯住工作重点,找准风险点“对症下药”,堵住安全漏洞。要重学习、明职责、找问题,善思考、守原则、严履职,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稳定涟源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角度和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的态度牢记责任,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一红线不放松。各驻矿领导干部和煤矿安监员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仔细排查问题,严格落实整改,杜绝安全隐患;要严守标准,明确目标,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推进落后煤矿关闭;要坚守定力,强化纪律,以铁的决心和措施对煤矿进行安全“体检”,严把复工复产关。各级分管领导和相关市直单位要完善体制机制,加大保障、督查、考核和奖惩力度,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抓好煤矿安全生产。
抓好体系建设,促责任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自治县委、政府、乡镇(街道)、部门、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和任务责任书;实行县、乡镇(街道)、部门领导班子包保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并严格落实“三个一”制度(一份签到表、一份工作记录、一张工作照)。构建完善“自上而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抓好队伍建设,促安全发展。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构,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战略,采用简易程序招录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真正建立起一支“能管、善管、敢管”的安全监管队伍。目前已形成“驻矿安监员24小时蹲守、片区煤监站定期检查、煤安局精准检查”的三级安全监管模式,为全县煤矿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筑起可靠的安全屏障。
抓好专项整治,促隐患整改。深化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及顶板管理等专项整治,狠抓隐患排查治理。要求煤矿必须做到隐患天天查、班班治,每周由矿长组织1次排查分析,每月由煤矿负责人组织1次全面排查治理,并及时整改汇报,形成了安全隐患排查、调度、分析、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抓好打非治违,促有序发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深入推进“打非治违”专项活动,创新执法检查方式,采取“四不两直”暗访暗查的方式,突出节假日、重点时段、周末、中夜班,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抓住重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全面排查、重拳出击,对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采取问责、约谈、处罚、警示通报等措施。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通报一起。形成了一矿受处罚,全县受教育的工作格局,推进“打非治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进一步加强现场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制定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全力抓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学习文件精神,制定排查方案。严格按照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焦煤集团公司文件要求详细制定隐患排查方案,做到两个全面覆盖:矿井井下安全管理范围内要全部排查到位,不留死角,重点是各大生产系统和施工场所,突出抓好工作面的通风、瓦斯、防尘、顶板支护、工程质量管控、过地质变化的综合管控及非常规作业、措施的落实和现场监管;地面重点突出高空作业、防火防冻、交通安全等,突出抓好要害场所、关键岗位、安全监管人员、值班值守人员的履责督查。
落实隐患闭合管理及责任倒追倒查制度。排查出的隐患要严格按照矿井隐患闭合管理制度和整改时限认真履行复查、验收、闭合、销号手续,必须做到“真复查、真整改、真验收”,特别是对重复隐患、屡改屡犯的隐患要重点整治,对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倒追倒查制度的逐级追究责任,重处重罚。各专业部门、工区、队组每旬开展一次隐患分析会,从现场管理情、制度落实情、整改措施的制定、措施的实施中查因反思,汲取好的经验办法,交流学习并做到举一反三,促进标准化工作稳步提升。
强化现场监管和调度值班员的督查督导力度。采煤、掘进、开拓、维修四大生产工区必须每班有现场跟班人员。根据工区施工重点做好工区人员每班跟班安排,重新明确区队跟班人员责任,总体协调、现场指挥,跟班安排情况报调度室、安监处及两办备案。调度值班要认真履行调度室值班领导坐台、巡查、带班入井任务,随时督查领导跟班带班、重点岗位的履职情况。同时,由两办进一步联合修订完善矿领导及科区队领导驻矿值班值守制度、安全责任包保制度,督导办天天督查通报,及时查处履职不到位的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