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了,没有成功。苏联第一个改革者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未取得成功,但它在苏联改革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有不少方面应加以肯定。
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时期以及下台后,多次谈及这一历史时期改革的积极意义。他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赫鲁晓夫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指戈尔巴乔夫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己推行的改革——作者注)是同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是有一定联系的。一般说,我对他的历史作用是有较高评价的。”
西方学者斯蒂芬·科恩在为麦德维杰夫等所写的《赫鲁晓夫的执政年代》一书所作的序中说:“赫鲁晓夫执政的年代,是苏联进行了真正的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时期。尽管这些改革充满矛盾,而且效果毕竟是有限的,但实际上,苏联社会生活的每一领域无不受到 1953年至1964年这段时期变革的影响:大恐怖的结束,千百万监押在集中营的囚犯获释,为限制一些最恶劣官僚习气和特权所采取的措施;公众的觉悟,知识界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福利的改革;以及我们今天所谈的‘缓和’的外交政策的变化等。”
不论是赞誉还是诋毁,有一条是不能否认的:赫鲁晓夫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斯大林,破除个人崇拜,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使苏联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曾说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美]尼克松著、刘湖译:《领袖们》,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230页)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还推进了经济理论的发展。在赫鲁晓夫时期,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展开的经济理论讨论十分活跃,特别在商品货币关系等主要问题上,苏联学者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尽管受历史条件的影响,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毕竟是对多少年来不容有半点怀疑的斯大林经济理论的一次巨大冲击,让人们有可能根据实际已变化了情况去探索理论和发展理论,可称得上是苏联在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赫鲁晓夫时期展开的经济理论大讨论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一是为苏联以后的经济改革作了一定的舆论和理论准备;二是赫鲁晓夫在苏联这样一个大国推行改革政策,又积极提倡改革理论的讨论,对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还应特别指出的是,赫鲁晓夫提出,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走不同的道路,可以有不同的体制模式。
从赫鲁晓夫下台时,苏联出现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来看,他的改革的确是不成功的。但是,在改革经济体制过程中,也确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东西。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进行了全面否定,政治混乱,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国家解体!
乔纯正净促风云突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