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洪积扇沉积模式

2025-04-27 00:54:1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间冰期、间冰阶,气候变暖,降水比较充沛,暂时和经常性流水发育,山区大量物质被搬运,出山口后,地形开阔,坡度变缓,流速骤减,迅速堆积。在山前形成一系列冲积-洪积扇(裙)。大致在内黄—滑县—新乡—武陟—温县—郑州—尉氏—鄢陵—漯河—正阳—息县—淮滨一线以西和以南地区,为冲积-洪积扇环境,以东为冲积和冲积-湖积环境。

图5.8 651(驻马店109)孔扇前洼地堆积物柱状图

图5.9 河南平原混粒结构沉积物颗粒分析累计曲线图(一)

冲积-洪积相均属于流水堆积。河南平原冲积与洪积相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着交互过渡关系,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交叠分布关系,很难把它们明显地加以区别开来,故视为混合相一并分析。

图5.10 河南平原混粒结构沉积物颗粒分析累计曲线图(二)

冲积-洪积扇(裙)主要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泥河湾期中期和周口店期、萨拉乌苏期及全新世地层中均有分布。其形态呈扇状、扇裙状。具有自扇顶至前缘、从扇轴至两侧边缘粒度由粗渐细、层次由少到多、单层厚度从厚到薄、总厚度由薄变厚的规律,这种水平相变所表现的分带性十分明显。在垂向上,自下而上形成多阶的从粗到细的沉积旋回。基本沉积韵律,依次为粗砂卵石层—亚砂土或亚黏土的“二元结构”(图5.11)。砂的粒度因地貌部位不同或为砾卵石、粗砂,或为中粗砂,多为洪冲积物,厚3~20m或更厚。上覆细粒亚砂土层,厚2~5m。砂层在纵向上延伸较远,如沙河、颍河、澧河冲积-洪积扇,最远可达近百千米,而在横向上却不足25km,砂层总厚度占地层总厚度的30%以上,常具波状或交错层理。一般粒度特征见图5.12。在各大河流形成的冲积-洪积扇的顶部地带,尤其是第四系下部的冲积-洪积扇“二元结构”的下部,多以厚层稳定的砾卵石和中粗砂为主,而上部细颗粒的地层不发育。

位于山前的冲积-洪积相堆积物,因氧化作用充分,色调比中部平原偏红,碳酸盐岩风化壳物质与钙质结核含量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