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全部生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维持个体的生存;另一方面是种族的延续。个体生存是比较短暂的,尽管寿命的长短各类植物不同,但终究是要以死亡而结束的,所以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就要由旧个体产生新个体,以延续种族,这种现象,就叫繁殖。
植物通过繁殖,不仅是延续种族,还有可能产生适应性更强的后代。在自然条件下,不少植物通过自然选择巩固并保留了这样的后代,使种族得到发展。在作物栽培上,由于人工杂交、培育和选择,通过植物繁殖而得到的良种,更是不可胜数。所以人类通过植物繁殖获得生活资料,也通过植物繁殖获得良种,得到丰产,使生活资料更加丰富,这是植物繁殖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
种子植物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大类。中草药种类繁多,繁殖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繁殖的所采用材料的不同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植物的种子通过一定的培育过程,而产出生植物体的繁殖方法叫种子繁殖。由于种子是通过植物的有性器官(花)经授粉、受精后形成的,因此这种繁殖又叫有性繁殖。另一种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通过一定的培育,而形成新植物体的繁殖方法叫营养繁殖。由于这种繁殖不通过植物的有性器官,因此又叫无性繁殖。具体又可分为分株、压条、扦插、嫁接、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
无性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等),通过人工辅助,进行繁殖,培育成独立的新植物。
无性繁殖的最大优点为新个体的发育阶段与母本所发育的阶段相同,自此继续它的发育,因此就不必经历最初的发育阶段,性状、形态继续它自己的发育,所以凡用无性繁殖的植物,往往早熟,无需经过一系列发育过程的准备时期,即可提早开花结实。在无性繁殖下的有机体完全不必经历繁殖组织中已完成的许多发育阶段,因此它的遗传变异很少,甚至没有,故能完全继续母本固有的特性。
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比较,营养繁殖所产生的苗开花、结果早,并能保持母体的优良习性,使优良品种能继续保存。但繁殖系数较低,多代连续用营养繁殖有时出现退化现象,运输、贮藏也不及种子繁殖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