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中,我认识了一个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无私奉献的白求恩。
1939年春天,齐会战斗打响了,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了卫生部长恳请他撤离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课文将白求恩大夫的工作情况与当时紧张的战斗形势结合起来描写,用环境的危险有力地衬托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扩展资料:
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带着大量医疗器材,奔赴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接见了他。
在八路军的护送下,经湖北、河南,穿越山西抗日前线,历经艰难险阻,白求恩一行于3月底到达延安。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了他,热情赞扬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随后,他即奔赴抗日前线,于6月17日带领医疗队来到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聘他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在此后近两年时间里,他以满腔的热忱,高度的责任心,忘我的牺牲精神和精湛的医术,冒着敌人的炮火,救护八路军伤病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