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对于长城都不陌生,长城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有很多的朝代都主张修过长城,但是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修筑的长城最为有名,在那个没有钢筋混泥土的年代里,长城能够2000年屹立不倒,秦始皇是怎么做到的?他在长城里面加了什么?
长城的建造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这项工程,原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国家为了防备其它国家和匈奴开始修建的,只是秦朝一统六国之后,把这些国家修筑的长城联通在了一起,以防御外邦人,由于建造长城的工程巨大,故而秦长城在历史上和民间是颇有声名的。
那修筑长城,到底用的是什么材料呢?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建造房子都习惯了用钢筋混泥土,这种材料弄得房子非常结实,但是秦始皇时代哪里有钢筋混泥土?没有钢筋混泥土的长城为什么这么坚固呢?
这还要说到古代的一种特质的黏液。从前人们过年的时候,总喜欢在墙上贴几副对联,期盼来年的生活越过越好,有的人家不用浆糊来贴对联,而是用一种糯米汁来粘对联。我们都知道糯米之所以叫糯米是因为它富有黏性,把糯米再熬一熬,黏性就更大了,那个时候人们就靠着用糯米汁熬成的黏液,把一块块青砖给贴在长城上面,形成牢固的一面面墙。
就这样,长城和着糯米汁制成的黏液,一块块建了下来,但是总有地方穷困到连糯米汁都没有,那些地方的人别说糯米汁了,兴许连饭都吃不起,因为他们那边的自然环境太过恶劣了,玉门关就是这样的地方,那里常年缺水,沙漠连着沙漠,一片一片的看不见尽头,到了这里想要用糯米汁修建长城,就有些强人所难了,但是劳动人民是无所不能的,他们有着最富有智慧的头脑,他们善于就地取材来创造新的奇迹。
他们让人收集起许多的芦苇和沙砾来,而这两种材料里所含的物质,能够产生化学反应,盐碱相遇,形成一种新的东西,当地人和修建长城的人就把芦苇还有沙砾一层一层错开,叠加起来,这些东西交错着叠加,来替代之前的糯米汁,起到加固长城的作用,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真的是无穷的,现代的我们知道化学,而古人只是凭借着生活经验,就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实在让人惊讶。
除了这些以外,万里长城的建设还缺少不了秦始皇的强权,如果不是当时秦始皇坚持要修建万里长城,并且源源不断地派人去修筑万里长城,也许我们今天就无法见到这么壮丽的景象,无法知道我们祖先的智慧有多么闪亮,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作法,在当代可能是令人怨恨,让百姓痛苦的,但是它对于后代防御匈奴,守卫疆土和研究历史问题,有着巨大的贡献,正所谓“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有钢筋混泥土的替代品,这些替代品修建的长城也很结实。糯米汁,古人就是用糯米汁将砖头垒成长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