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句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词,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并增强可读性。
段落排比
“亲亲的我的宝贝,我要越过高山。寻找那已失踪的太阳,寻找那已失踪的月亮。亲亲的我的宝贝,我要越过海洋。寻找那已失踪的彩虹,抓住那瞬间失踪的流星。”节录自周华健的《亲亲的我的宝贝》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豁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
扩展资料:
对偶必须字数相等、两两相对,要求两个结构相同、长度相同、词语对称严谨的对偶更要求平仄互对。排比则不拘,仅要求结构、长度等大致相似、没有类似的对称效果。对偶宜避免意同或相同之字,排比却往往意思相同、字也相同。由以下两例可看出两者不同。
对偶:“‘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排比:“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丰子恺)其实,根据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226页),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只是一般为了加强句子的气势,多用三个或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比
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没有和宽广。”
(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第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匆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四)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看刘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妈妈。”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
形式多样的排比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深化中心。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或主旨、加重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