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修身养性之道—“静”、“忍”.古人关于修身养性之道,特别强调一个“静”字,一个“忍”字.如,诸葛亮即有“非静无以成学”、“宁静致远”等,而曾国藩就非常推崇“忍”的功夫.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的所谓“修身养性”,实际上就是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就是要把先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功力.而要“修”要“养”,就首先要能“静”能“忍”,否则心浮气燥,如何修得下去,养得起来?
所以古人说:“躁心浮气,浅衷狭量,此八字是进德者之大忌也.去此八字,只用得一字,曰主静.”“万事忍为上”等等.足见“静”、“忍”的重要.
我自己对于修身养性这四个字浅薄简单的理解及努力鞭策自己的方向是,做一个宽容善良的人,有一颗感恩的心,有自己的信仰,心胸开阔.佛教是我的信仰,"忍"是我的信条,虽然我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还很遥远.曾经有缘片刻沉浸在佛家的清净中,才了解到要真正的做"静",是多么的困难.
修身: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出处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 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