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儿鱼属于海鲜产品,暖水性中下层鱼类。
耗儿鱼,学名绿鳍马面鲀,又称马面鱼、象皮鱼、孜孜色、皮匠刀、面包鱼、烧烧鱼、扒皮鱼、羊鱼、老鼠鱼、迪仔、沙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海洋捕捞中产量居第二位的重要经济鱼类。分布于东海、黄海及渤海,也见于朝鲜、日本海及太平洋西北部。
目前以我国东海的产量为最多,最高年产量已达25万吨左右,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带鱼的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品种。
扩展资料:
绿鳍马面鲀生活在外海底层,栖息于水深50~120米的海区。适温范围在13~20℃,以14~17℃为最适温度。
喜集群,在越冬和产卵期间有明显的垂直移动现象,一般白天起浮,夜间下沉。杂食性,主食桡足类、等足类和介形类等浮游甲壳动物,兼食软体动物和珊瑚等。
产卵前后均大量摄食,而在产卵盛期则少食或不食。昼夜间主要在下午到上半夜摄食,而在下半夜到上午则较少摄食或不摄食。绿鳍马面鲀的垂直移动现象不仅由于追食饵料生物所引起,主要与其本身生活习性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耗儿鱼
耗儿鱼是海鲜。
耗儿鱼,学名绿鳍马面鲀(file fish),又称马面鱼。 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我国主要产于东海及黄、渤海,东海产量较大,也见于朝鲜、日本海及太平洋西北部。所以耗儿鱼是海鲜。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耗儿鱼是中国海洋捕捞中产量居第二位的重要经济鱼类,其年产量仅次于带鱼。营养价值甚高,蛋白质约与大黄鱼、银鲳相等,肝可制肝油。除鲜食外,还制成罐头、冷冻鱼片、鱼糜食品,是出口的水产品之一。
扩展资料:
东海耗儿鱼的产卵期为3~5月,产卵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黄海耗儿鱼为5月下旬至6月底。
耗儿鱼是一种深海鱼,平时生活在几千米的深海,一打捞上来就会“见光死”,因此有经验的渔民都会第一时间麻利地把耗儿初步处理,他们称之为“三去”:去头、去皮、去内脏。这样也方便耗儿鱼的运输,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不去头不去内脏,导致腐败不易保存,从而影响整条鱼的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耗儿鱼
耗儿鱼是海鲜。
耗儿鱼,学名:绿鳍马面鲀,地方名: 马面鱼、象皮鱼、孜孜色、皮匠刀、面包鱼、烧烧鱼、扒皮鱼、羊鱼、老鼠鱼、迪仔、沙猛。
耗儿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主要产于东海及黄、渤海,东海产量较大。其主要渔场和渔期如下:在温台外海、对马海峡和闽东渔场,旺汛期为12月至翌年3月。
耗儿鱼为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其年产量仅次于带鱼。营养价值甚高,蛋白质约与大黄鱼、银鲳相等,肝可制肝油。除鲜食外,经深加工制成美味烤鱼片畅销国内外,是出口的水产品之一。
地方名:马面鱼、象皮鱼、孜孜色、皮匠刀、面包鱼、烧烧鱼、扒皮鱼、羊鱼、老鼠鱼、迪仔、沙猛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属于海洋里的生物。
是海鱼,为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我国主产于东海、黄海、渤海,东海产量较大。 学名“老鼠鱼”、“绿鳍马面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