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至理名言。作为一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真教育,向世人诠释了他对学生,对学校,对教育的真爱。纵观我们今天的教育,学这个理论,学那个模式,搞得教师无所适从,搞得学生筋疲力尽。2014年3月,我校教研组开始了真教育大讨论。经过讨论后,我一颗混沌的心豁然开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我们苦苦追寻的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何必舍近求远?
真教育要坚持本真,遵循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教育的本真,遵循师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摒弃揠苗助长的做法,做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者。建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师应该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练习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选择性,从而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真教育要以做定学,以学定教。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当前现实状况实践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建立“以做定学,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教师应该在“做上教”(真教);让学生在“做上学”(真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教师还要善于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构一种交流、互动、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体验的是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形成的是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
真教育要信任孩子,解放学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它要求教师改变“嘴讲为教,耳听为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并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增长阅历,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丰富情感。
真教育要学以致用,重视体验。教师要把传统教育以书本为教学的中心,转移到以实际生活为中心上来,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由此引出新知,引导学生获得真知。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也一定要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因为 “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 这样的学习才是“真学”。
今后,我将继续认真学习陶行知思想,开展真教育研究,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真教育的怀抱中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