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的历史文化

2025-04-26 00:06: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临沧区文化在土司建置初期以佛教文化最盛,改土归流后汉文化大量传入,各民族文化交融,至民国初期有新文化兴起。
临沧文化事业自民国时期开始繁荣,县城设有图书馆,有滇戏玩友班子和学校话剧团演出,乡间有打歌舞蹈和山歌对唱。在东城建盖文人墨客聚会之所“仪凤楼”,后设有图书馆、民众教育馆,彭桂萼、邱原明等组织警钟社,出版《警钟》季刊,旅省学生会在昆明出版刊物《新缅宁》。
1949年人民自卫军创办《老百姓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00年以后,城乡物质文化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每当重大节日和大型庆祝活动,城乡普遍组织有文艺演出,耍狮子龙灯,游园舞会等。区境内设置有临沧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民族艺术团、影剧院、广播电视台、区图书馆、区文化馆、诗社、老干部书画协会等文化单位和文艺团体,以及乡村社区的老年协会活动十分活跃。地方志办公室先后编纂出版《临沧县志》、《临沧县年鉴》、《临翔区年鉴》和其他部门志、专业志数十种。文艺创作繁荣,滇剧、地方民族剧以及传统诗书画联作品不断在中国云南省比赛中获奖,涌现出一批具有实力的文学艺术创作队伍。办有刊物《临沧文艺》、《南汀河》、《临沧诗词》、《芳草》等,编辑出版文学书刊数百种。特别是临翔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综合性刊物《南汀河》,自2006年改版以后,由最早的间断性出版,到季刊发行,再到双月刊出版发行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