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保护法法律上青少年可不可以打游戏

青少年保护法法律上青少年可不可以打游戏
2025-04-27 07:44:4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您好!我国法律并没有禁止青少年玩游戏的规定。但青少年玩游戏应该适可而止,不能成瘾,影响工作和学习。河南省一名13岁的女孩,因玩游戏机上瘾,从拿母亲的钱到偷家里的存折,再到变卖家中物品,最后离家出走,堕落为三陪女。合肥市一13岁儿童因沉迷于电子游戏,8天8夜不回家,家人到处寻找并报案,张贴了寻人启事。不久前,武汉市连续发生几起重大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均与孩子为弄钱玩游戏机有关,有的形成犯罪团伙集体作案,偷窃、抢劫到钱后到游戏厅挥霍。天津市宁河县一个小自然村竟开了8家游戏室,老板们以色情镜头缠住了孩子。游戏室的老板们为赚钱可谓不择手段,他们设小包房,包玩、包吃、包住;有的代做作业,给学生写请假条。许多游戏机房还暗设赌博机,诱使学生沉溺其中。据部分城市调查,至少有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玩游戏机,有的学校高达40%以上。去年7月14日下午,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镇一个小学刚毕业的学生舒某到一个游戏机房玩游戏机,娱乐期间舒某感到头晕气喘,竟昏倒在地。当年仅14岁的舒某被送进医院抢救时已停止了呼吸。日前,舒某的父母已将经营游戏机房的业主戴某告上法庭,这一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震惊。专家一致认为,玩电子游戏能导致青少年近视、注意力下降,易诱发心理焦虑、脾气暴躁等症状。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小林说:游戏机迷带有吸毒成瘾症状,孩子沉溺于游戏机会带来类似吸毒的后果。他们长时间沉溺于游戏机房,导致生活规律紊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直线下降。尤其突出的是对电子游戏成瘾,一旦停止游戏,便难以静心地从事其它事情,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效应。恢复操作电子游戏后,精神状态便恢复正常。这些行为特征与吸毒成瘾行为极为相似,是一种心理病理行为。 所以为了青少年的健康安全的着想,请合理的安排上网的时间。谢谢阅读!

回答2:

青少年系护法,法律上没有规定青少年是否打游戏,未成年人有接受父母,或直接监护人保护,教育的权力,同时也是义务,如果父母,或监护人不允许打游戏,最好还是不打,不然对自己没有好处。最好得到父母或监护人的允许,同意。

回答3:

可以打,但是要有时间规定。不能经常打。孩子成绩考好了可以作为奖励让他打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