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手段,如果我们从饲养试验出发,通过相对客观的对照试验,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结果。不过,此过程相对复杂,要求也比较高,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此外,不在同一条件下进行严格的科学对比试验,其饲养效果差别也很大,难以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目前,这是饲料厂家在选择原料或调整配方模型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而对经销商和养殖户来说,恐怕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其次,应该是一系列的检测手段,来确保饲料产品质量的稳定。从常规营养成分到氨基酸,再到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检测,通过这些指标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鉴别饲料产品的质量。这就提示我们在选择饲料时,首先对厂家要有一定的认识。厂家不见得非得有多大,但相应的化验设备和人员还是必需的。只有具备这样条件的厂家,我们才能更放心。
当前部分养殖户和经销商因缺乏科学知识和检测手段,凭借经验,以“外观鉴别”来评价产品质量,也有其合理之处。所谓外观识别,即经销商或用户,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以直观鉴别方法来判定产品质量好坏。
1、 看:首先看饲料有无产品质量合格证。二是看有无饲料标签。饲料标签在包装袋的封口处,其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发布。生产企业必须附具饲料产品标签,没有标签的饲料,根据有关规定不能经营,更不能购买。三看保质期。保质期是饲料标签注明的内容之一,凡超过保质期及没有注明保质期的配合饲料,不要购买。四看原料色泽。根据原料的色泽可大概判断饲料是否稳定,但色泽不是决定饲料好坏的唯一标准,看看色泽是否一致均匀,颗粒度是否均匀,有否结块、发霉现象。
2、 闻:饲料中常用各种调味剂,用于对动物的诱食调整其适口性,因此,不要根据气味来判断某种原料的多与少。要抛开香味剂气味,闻闻有没有其它气味,如发霉气味、油脂哈喇味、酒糟味(外加酒糟付产品除外)、氨气味(尿素等非蛋白氮形成的)及其它异味。好的产品能闻到其特有的气(香)味。
3、 尝:优质产品(配合饲料居多)香甜可口,不喇喉咙,不苦涩,无异味。
4、 喂:好的饲料适口性好,有时甚至不需要过渡,换料后直接采食。否则,大多数不采食,甚至拒食,但有病除外。
5、 便:优质饲料进食后排便不拉稀,成条状,色泽暗黄稍黑,表面有光泽,落地呈塔状。如呈球状或过干,说明饲料中纤维含量过低或药物含量过高。如拉稀(过渡期、疾病现象除外)说明饲料中原料存在问题,不要继续饲喂。但有些饲料进食后软便并不是拉稀,不应响长势时可继续饲喂。
6、 长:好的饲料饲喂半月后长势明显,或与其他饲料对比日增重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