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植时期 草莓半促成栽培大致可分为两个定植时期,一个是在花芽分化以前定植,即8月下旬以前;一个是在花芽分化以后定植,即10月上旬。由于不同地理纬度草莓开始进行花芽分化的时间早晚不同,一般是随着地理纬度的增加,花芽开始分化的时间就越早,因此,南方地区多在花芽分化后定植,从定植后到开始保温以前,仍有一段比较充足的生长时间,缓苗后秧苗生长好,有利于开花结果;而北方地区更适合于花芽分化前定植,即在8月底以前定植完毕。时间过早温度仍然较高,定植成活率会降低;时间过晚,定植后从缓苗到花芽分化期的生长时间较短,秧苗生长弱,影响花芽的分化,一般情况下在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从8月上旬以后,定植越早,秧苗生长越健壮,花芽分化质量越好,产量越高。在北方地区如果采用冷地育苗或低温黑暗育苗和夜冷短日照育苗,也可在花芽分化后定植。在采用日光温室进行半促成栽培时,如果采用假植苗定植,也可在花芽分化后的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定植。在我国北方8月份正值酷暑,天气炎热,定植时应避开中午,在傍晚进行,最好选择阴雨天进行定植,可提高栽植成活率。
(2)定植技术 半促成栽培草莓是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一种栽培方式,所以,既要秧苗质量好,又要地力壮,因此,在定植前施足底肥的基础上选择优质壮苗进行栽植。优质壮苗的标准为:根系发达,一级根20条以上;叶柄粗短,长15厘米左右,粗2~3毫米;成龄叶4~7片;新茎粗0.8厘米以上;苗重30~40克;无病虫害。
在育苗圃或假植苗圃取苗前应灌小水浸湿,以便带土坨起苗,尽量少伤根系。栽植前将老叶、病叶和匍匐茎摘除干净。定植时要求花序伸出方向向外,即秧苗弓背向外,每垄栽2行,行距25~3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667米2栽苗6000~8000株。不同的品种因植株大小不同,栽植密度也不尽相同,与标准密度相比,哈尼可密植一些,全明星应稀一些。在株距上,丰香可采用25~30厘米的株距,而女峰可为18~20厘米,宝交早生可为15~18厘米。总之,株型大的品种采用的株距应适当加大;反之,株型小的品种可以适当密植。定植时采取深开沟浅栽苗的方法,做到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如定植后灌水出现露根或埋心现象时要及时整理或重栽。在定植时还要注意不要造成垄背凹凸不平,或垄背两侧高中间低的现象,以免垄背积水,使果实泡在水中,造成果实腐烂。
(3)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应立即灌水,以确保成活,2~3天或4~5天灌水1次,连灌2次即可。以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水。有条件的产区最好采用滴灌进行灌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定植成活率。缓苗后草莓开始生长。对于在8月份定植的草莓花芽不需要分化过早,为了适当延缓花芽分化,促进秧苗健壮生长,这时应追1次氮肥或叶面喷施0.3%~0.5%尿素。当草莓苗长出2~3片新叶,进入花芽分化期后,为了保证花芽分化质量,可追施1次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一般每次每667米2用量25千克,或放入400倍的生物有机肥或氨基酸营养液肥。喷施100~150毫克/升的水杨酸钠可提高草莓的抗逆性,提高花芽分化质量。土壤追肥可采用开沟法,即在两行中间开5厘米深的沟,施肥后覆平;也可制成0.2%的肥液,顺畦面浇施。结合施肥要进行灌水,11月下旬土壤封冻前浇封冻水。另外,田间管理还要清除田间杂草,摘除老叶、病叶,摘除匍匐茎,掰除多余的侧芽,每株只留2~3个发育充实的侧芽;清理苗心,对埋土过深或因浇水淤心的秧苗要将苗心清理出来,以防芽枯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