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拟明确冒名顶替入学法律责任,具体都有哪些内容?

2025-04-05 00:09: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著名的“王娜娜事件”牵出背后的冒名顶替入学的乱象。

18年前,王娜娜参加高考后因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为落榜便外出打工之后按部就班结婚生子。在6年前,她偶然得知自己当年并非落榜,而是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但是入学名额被人顶替,顶替者已经成为一名教师。

事后王娜娜将顶替者和事件相关人员告上法庭,事件相关13名责任人已受到严肃处理,顶替者的学籍学历信息被注销,而王娜娜本人也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大学,现已顺利毕业。王娜娜说:“大学不是说多读几年书那么简单,人的思想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对人生的影响也不一样。”

后面彻查后,还牵出了多个被人顶替的王娜娜,基于这些事件,我国拟明确冒名顶替入学法律责任,具体明确冒名顶替的行为,以及对冒名顶替行为的处罚。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明确冒名顶替的行为

是指通过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事实真相等欺骗手段,冒用他人姓名和入学资格顶替入学的。

二,对冒名顶替行为的处罚

撤销顶替者入学资格并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至三年;已取得学位学历证书的将被撤销;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将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冒名顶替行为,不仅严重伤害高考公平,又阻断了当事人改变命运的机会。有多少学子苦读十年就是为了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从而更接近自己的梦想,顶替者冒用的不只是一个学籍,更是别人的人生。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必须严惩。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