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动了中国与中亚和西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之间的互相流通,丰富了民间百姓的物质生活,促进了经济繁荣。
2、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和西亚文化交流。中国的科学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西亚;中亚西亚地区特俗的民族文化啊也传播到了中国。
3、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地区的和平,正是由于这样的丝绸之路,使中亚到中国的道路上的小国和平共处,通过商贸获取物资,而不是战争。
扩展资料: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
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
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岔点就在楼兰,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
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
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
这是自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换句话说,狭义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上述这条道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