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学生的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

2025-04-03 13:33:4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近两年我省中考文综考试实行开卷考试,这不是降低可中考的难度,恰恰相反而是提高了中考的难度。因为开卷考试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实现由书本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而且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实现由书本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本人就教师如何将学生的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启发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必须凭借一定的知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没有起码的法律知识,就无法判断什么违法,什么是犯罪,更难以做到守法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所以,要培养能力,必须以知识为“粮食”和“原料”。在教学实践中,片面地单纯地进行知识教育是不对的,但又要防止在强调培养能力时,又忽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作用,凭空地培养能力的做法。 二、把培养能力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 能力作为完成活动的本领,当然同活动有着本质的联系。在教学中培养能力,必结合教学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加强能力饿培养。 1、感知教材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联想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联想的能力是同促使学生感知教材相一致的,所以在使学生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培养学生的有关能力,才能使之既感知教材,又增长能力。例如:在讲每一课之前,应首先让学生粗读教材,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概括地了解,这样,既感知了教材,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教材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大基础的作用 理解任何概念或原理,都必须对有关的感性知识进行分析综合,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这就有可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但要使可能变为现实,就需要在讲解概念、原理时,严格按照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参与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活动。这就把讲清概念、原理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增长能力。 3、巩固教材阶段应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要牢固地掌握教材,既需要记忆,又不能单凭记忆。要记住某一概念或原理,首先要正确理解它,同时还要将其纳入一定的知识体系之中,这就有个系统化的问题。因而,在复习巩固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之具备联想、归纳、记忆的能力。 4、应用知识阶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阶段 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要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反复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