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狮子山的传说:
据传狮子山最早不像一只狮子,也不叫狮子山,而叫"通天山"。通天山,高耸人云,直达天庭,世人得知此山能通天庭,于是,有些想到天堂过神仙日子的人,便沿着这座山涌向天庭。玉皇大帝得知后,即命雷公速将通天山劈断。
从此,通天山,再也通不了天,人也不能上天了。但人们都不知道是谁将山劈断,于是便把通天山改称为"谁劈峰"。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九十九条白龙云游到"谁劈峰",看见这些山清水秀,奇峰异境,留恋不愿离去,便在山下住了下来。从此"谁劈峰"的四周流出九十九股泉水,滋润着武定坝子,造福于人类。人们为感谢白龙,就在山上建了一座白龙庵,终年祭祀。于是又将谁劈峰改名为白龙山。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头雄狮来到白龙山,见到山势雄伟,水丰林茂,也想在此定居,便与白龙争夺此山。双方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经过九九八十一个昼夜的激战,白龙战败而逃。
战败的白龙,千方百计总想寻机报仇,收复被狮子抢占的领土。但他们知道凭武力斗不过狮子,于是便把东山慢慢地向上拱起,想堵住武定坝子的出水,用积水淹没狮子。武定人民看到东山慢慢长高,再往上长便会堵住武定坝子的出水口,只好在东山顶上建了一座白塔,镇住东山再长。
而狮子也时刻防备白龙反扑报仇,便伸出前爪,昂头弓背伏卧在东山对面,准备随时出击白龙的反扑,就成了卧狮的姿态。
扩展资料
狮子山景区
狮子山以形似伏卧的雄狮而得名,自西蜀僧朝宗长老1311年开山建寺,天竺高僧指控禅师1315年续建至1320年完成后,开始闻名滇中。景区内有种子植物137科538属1157种,被植物学家称为“滇中绿色明珠”。素以“西南第一山”和“中国八小佛教名山”驰誉滇中。
狮子山风景区的入口处为古刹景区,以正续禅为中心,周围元、明、清各时期的古迹甚多,森林茂密,古木参天。古刹景区共有景点11个,其中以正续禅寺为胜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狮子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定县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是明惠帝,叔侄相争斗,兵败如山倒。民间传说明惠帝从南京逃到云南的武定狮子山出家当和尚。在避难期间,民间流传出许多有关明惠帝的神奇故事。坝会漏水
明惠帝化妆成和尚模样,一路往武定狮子山行来,走到一个地方,认不得路怎样走,正好看见好多人在河边筑坝,便上前去虚心问路,谁知筑坝的人很忙,一个也不搭理。明惠帝有些气愤,对着坝说:“坝打千层厚,水往下边漏。”从这以后,坝不管多结实,还是会漏水。田埂不漏水
明惠帝在去狮子山的路上,看到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年男人正在田里用泥巴糊田埂。明惠帝走近老年人,打听路的走向。老年人停下手中的农活,耐心说明了路怎样走,和一些要注意的事。明惠帝十分感激,便对老年人说:“埂糊手掌厚,水就不会漏。”从此以后稻田里的田埂,只需糊上手巴掌那么厚的泥巴,水就再也不会漏了。钩担捣地地出水
明惠帝来到武定狮子山大寺当和尚,每天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很辛苦。一天明惠帝把水挑到大寺后门近处歇气,擦着脸上的汗水说道:“要是这里出一股水,多好。”边说边用钩担捣地三下,谁想到,这里就冒出一小股清清的水来。明惠帝高兴了,便在这里挖了一个塘子,用石头砌成月牙儿的样子,就是现在人们还见到的月牙潭。比手势打人
在寺庙的大雄宝殿右边,有一棵茶花树。传说是明惠帝亲手所栽。有一天,时逢这棵茶花树正在开花,县官的儿子来寺里游玩,看见便去折花。明惠帝难过地说:“要不是出家人讲行善,就打你一巴掌。”边说边伸出手掌,比个样子。可是县官的儿子回到家后,一边的脸上肿了起来,还有五个指头印呢。蚊不叮,蛙不鸣
武定县官为了儿子的事,把明惠帝抓来关在泮池塘旁边的监狱里。晚上,明惠帝在狱中被蚊子叮咬,外边,泮池塘里的青蛙叫声阵阵,实在无法入睡,便说:“这里的蚊子不咬,青蛙不叫,多好呀!”从这以后,真的蚊不咬人,蛙不出声。据说泮池塘的青蛙至今都不鸣叫。
狮子山以形似伏卧的雄狮而得名,自西蜀僧朝宗长老1311年开山建寺,天竺高僧指控禅师1315年续建至1320年完成后,开始闻名滇中。以雄、奇、古、秀著称,明朝初年就誉满全滇,游人蜂至。景区内古树凌霄,山色迷幻,危岩多姿,怪石嶙峋,洞穴深邃,古刹悠久,植物繁茂,环境优美,景观独特。景区内有种子植物137科538属1157种,被植物学家称为“滇中绿色明珠”。素以“西南第一山”和“中国八小佛教名山”驰誉滇中。景区内琳琅满目的摩岩石刻,诗词楹联增添了佛教和历史共融的文化氛围。尤其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靖难之役”后隐遁狮子山削发为僧的遗迹和传说更加引人入胜,更有古印度高僧指空禅师建寺传佛的伟绩,使正续禅寺成为韩国佛教界朝圣仰慕的圣地。狮子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旖旎美丽的景色、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积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以及冠盖西南而独有的牡丹芍药精品园名扬天下。
武定狮子山位于楚雄州武定县城西郊3公里处,是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滇中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素有“西南第一山”之称。因山形像一头伏卧的雄师,因而得名。狮子山山体南北走向,与乌蒙山遥相对望。山势由南向北缓缓斜下,山顶四周是陡峭的悬崖,从正面观赏山势,十分雄伟。 武定狮子山主峰海拔2452米,与武定县城高差达680米。整个狮子山风景区由古刹景区、悬岩景区、林海景区组成,共36个景点。古刹景区以正续禅寺为中心,四周坐落着许多元、明、清的古迹。建筑依山就势,布局严谨。寺内大雄宝殿雄伟耸立,周围的亭院以及楼台亭阁,布局巧妙,工艺精湛,遍布于其间的各种碑刻、检联出自历代名家之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大雄宝殿前,生长着数株古松柏,据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更为武定狮子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正续禅寺后殿的藏经楼依山而起,几乎与狮子山主峰融为一体。楼下的祠阁所供的坐像,不是佛家诸菩萨,而是一位皇帝:座前的木柱,绘的是天龙图案;座前高挂的是“帝王衣钵”的巨匾;两边橡联构思巧妙,上联是“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下联为“叔负侄侄不负叔,八百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据说,明建文皇帝朱允文在南京惨遭“靖难之役”后,披剃为僧,跋山涉水来此出家,后在武定狮子山坐化。 山中峡谷幽深,林木葱郁,在壁立的悬岩中,一条石阶沿山势曲折而上,沿途有迎客松、观日亭、蛇头岩、双笋峰、观音洞“九曲黄河”、“曲水流筋”、礼斗阁、月牙塘等景点。正续禅寺建有牡丹园,每逢牡丹盛开的季节,众多游人纷纷前来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