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良镇甲岸村旅游开发

甲良镇甲岸村旅游开发
2025-05-05 01:22: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贵州省荔波县甲良镇辖甲良村、金对村、桥头村、梅桃村、洞庭村、七星村、炳外村、金华村、甲站村、纳核村、板培村、甲高村、甲新村、中怀村、拉守村、益觉村、大利村、甲岸村、新场村、石板村20个村民委员会,16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2.2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22278人、5291户;耕地面积1825亩,其中田13703亩、土4555亩;林地面积127966亩、牧地面积65219亩、水域面积1213亩;全镇总面积为192余平方公里,地势总趋势西高东低、西部属中岩溶低中山地,东部属中低河谷土地平均海拔780米,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一年两熟农业区,年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大于1300毫米,小季作物生长期雨量大于40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200—1300小时,年总辐射量大于85千卡1平方厘米,无霜期大于280天,年均初霜期十一月下旬、中霜期二月下旬。
  三孔桥景区
  三孔桥,位于今甲良镇石板村弄仗组山脚下,横跨黄江河,古时地处阳凤地区通往外界(今基场、独山)的交通要道。相传三孔桥为二百年前独山阳地(今独山阳地)豪族廖氏捐资万金(万两白银)所建,桥有三孔,高三丈、宽二丈半、长十丈余,全由雕琢好的青石条所砌,未有任何黏合物,雄奇无比。
  桥头往上百米处有一挖山而建的拱洞,亦由青石条砌成,洞深、宽、高均有丈余,内墙为一面巨大的青石板,经打磨抛光,将功德碑文刻于其上。又于洞中置石桌、石凳,方便过往行人歇脚、避雨和瞻仰善人的千秋功德。
  一百多年前,三孔桥被水冲毁,桥石散落河中,因工程过大和所需钱物过多,三孔桥未能修复重建。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修筑三孔桥水利工程,三孔桥的基石和许多散落河中的青石条被用来修筑水渠,连功德碑亦未能幸免,被拆下用作跨沟水渠的渠底。因三孔桥损毁的时间过久,今存于世的老人亦未有亲眼见证之人,许多说法都是祖辈口口相传而来,而仅存的历史见证功德碑亦毁于一旦,痛哉、惜哉。
  甲良农业园区风光如今三孔桥虽然已淹没于历史洪流中,仅余下一些十分巨大、沉重的青石条仍躺在石桥原址的河底,枯水季节时仍清晰可见。但它残躯所化的水渠在沉寂数十年后于二○○四年被清理修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继续养育着黄江沿岸数万布依族人民,而关于三孔桥的美丽传说,也依旧世世代代传唱于阳凤布依族人民口中。
  甲良农业园区风光
  甲良人杰地灵、风景优美,境内有甲良五针松保护点、洞庭田园风光带、三孔桥景区、黄江河景区。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掩映,民族村寨依地势而建,高低错落,房角屋檐翘然而出,袅袅炊烟与露气交融,鸡犬相鸣,却不见其影;田园间稻谷金黄,麦浪涌金,玉米旗穗飞扬;田埂边,牛背上牧童的笛声与山间的鸟语形成了自然界最和谐的音符,在这里人与自然实现了完美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