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四面围有高10m的城墙,城外有宽52m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1744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土匪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
而故宫因为是宫殿群,所以时间比较少,具体如下:
* 1416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 1440年(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 1459年(天顺三年),营建西苑。
*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溥仪。
*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
* 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
* 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往台湾。
* 1949年1月,北平稳定后,故宫得到了修养。
* 五六十年代,陆续有人提出故宫改建计划,后因种种原因搁置。
*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2005年, 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