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日是3月23日。( )(1分)

2025-04-25 03:39:0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决定,以每年的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在这一天要求各成员国以各种方式举行庆祝活动,以“使公众更好地了解各国气象部门对经济建设各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情况。”历年气象日主题: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 与大多数国际问题不同,气候变化对人们的影响没有国界,也不存在政治因素。飓风、洪水、地震、干旱......这些自然灾害会随时袭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给那里的人们造成打击。如果各国能尽早共享自然灾害信息,便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悲剧和经济损失的发生。1973年,奥地利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国际气象组织(IMO)正式诞生。二战结束后,1946年7月在法国巴黎会议上,挪威学者海塞贝格博士起草了一份国际气象公约草案,并提议国际气象组织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国际气象组织于1947年8月在华盛顿召开了有45个国家气象局长参加的会议,审议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按公约规定,在第30个国家签字后的第30天生效。完成这一审批程序经历了两年半时间,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从那时起,世界气象组织就一直在促进其成员国在气象领域的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已有178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中国于1972年恢复在世界气象组织中的合法地位。 为了纪念这一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决定将世界气象公约生效日期,即世界气象组织更名日——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气象工作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臭氧层消减、水资源短缺、空气和水污染、酸雨、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现象......构成人类生存大环境的严峻威胁,它们的发生具有全球性和难以控制。世界范围的气象监测为制定全球性的防治方案提供了全面及时的科学数据。今天,这些问题已成为各国间经常性的磋商议题,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是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必然之路。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