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土窄小,人的回旋余地有限,哪怕说是“出远门儿”,其实也走不了很远,因为不到200公里就能遇见大海,或者河流,但凡见到有水的地方,日本人一般都觉得“到了尽头”。
川端康成的名着《雪国》最后的场面描写了一场大火。冰雪天地与葬身于火焰之中的美女,这一强烈的反差其实也是日本人审美的隐喻。空间是无法拓宽的,于是,日本人往心里输送的情感往往会变成一种被有限的空间而强制成形的压力。川端康成最终是吸煤气自杀的,有人说,如果当时他并不是在一个小渔港,也没有遇上夜晚停电,而是在一处风景壮美的空间之中的话,也许他不会选择自杀,至少不会如此冲动。
日本人喜欢妖怪跟大作家喜欢自杀差不多,都是对有限空间的逃避。所谓“妖怪”,就是把眼前看不见的空间用具体的形象展现出来,以承担无处投诉的情感。
日本人喜欢妖怪,就好像中国人喜欢倩女幽魂,喜欢新白娘子传奇一样,这些都是以前中国传过去的。
那是他们的图腾,是他们奉守的灵魂,人也都是妖里妖气的 不喜欢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