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插茱萸”指的是哪一种茱萸

2025-04-24 19:19:5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关于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现在人们有所讨论,有的说是山茱萸,有的说是吴茱萸,都各不相让,我们来看究竟应该是哪个?
我们先来看茱萸有几种,大概有四种,分别为:山茱萸科的山茱萸;山茱萸科的草茱萸;芸香科的吴茱萸;芸香科的食茱萸。他们之间的区别是,芸香科的茱萸有特殊香味,但是芸香科的食茱萸有刺,不太可能用来佩戴,食茱萸主要是以前人们用来作为调料用品的,古称“藙”,又有“欓子”、“越椒”等别名。吴茱萸有香气,可以用来佩戴。山茱萸科的两种,草茱萸属于草本,根茎较软,也不太适合佩戴,因此只有山茱萸可以佩戴。吴茱萸虽然有香气,但是果实颜色略暗,是密集型的圆锥形果实,山茱萸没有香气,但是蒴果晶莹剔透,非常美观。
大多数人知道古代重阳节佩戴茱萸,都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所知,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里面提到了“佳节”、“登高”、“插茱萸”、“团聚”。这里茱萸的习俗应该是“插”这个动作。西晋的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也是“插”。
在更早的晋代葛洪著的《西京杂记》第三卷里面,就提到了汉朝初“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里面我们看出,茱萸用法是“佩”。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的故事说人们把茱萸放在一个彩色袋子里,佩戴在胳膊上,这里也是“佩戴”。
以上两种说明重阳节茱萸的用法有两种,都是用来辟邪气的,只不过,因为茱萸的红色果实,带树枝的话就好像古代人们用的簪子,可以插在头发上美观。如果从美观出发,似乎山茱萸更胜一筹。
关于三国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南朝江总的《宛转歌》里也有:“菤葹摘心心不尽,茱萸折叶叶更芳。”,只能说明他们所指的茱萸应该是芸香科的吴茱萸或者草茱萸,但是并不能和重阳节习俗联系起来。……
因此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汉唐时期,茱萸是一个大概念,并不像后来分得那么细,因此,各地百姓依据茱萸的地理分布,就近取材,有用山茱萸的,有用吴茱萸的,各不相同,似乎更为妥帖。
供参考。

回答2:

吴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