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法:“限时抢购”“秒杀”等词能用吗亲,违法吗?

2025-04-23 17:42:3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限时抢购”“秒杀”两词能用,不违法。其他词语使用时注意:

广告法第九条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1、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2、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3、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4、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5、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7、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8、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9、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10、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扩展资料:

每逢双11购物狂欢节,商家们都使出浑身解数开展促销活动,吸睛的广告语更是屡见不鲜。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16年“双11”网购节综合信用评价报告》,曝光了八大电商失信行为,其中就包括广告用语的大面积违规。

报告指出,2016年“双11”网购节期间,凭安征信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出现违法使用违禁广告词的商品及商铺信息进行监测发现,出现违禁词的商品件数占促销商品的42.19%。

其中,“最新”“独家”“完美”使用频次最高,并主要集中在礼品饰品、美妆护理、母婴用品等商品品类中。出现违规广告禁用语的店铺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北京、福建、河南等地。

现在,电商平台中的违法广告已经有所减少。为了避免“踩雷”,一些电商平台会在后台系统中过滤走“第一”“最”等字样的宣传语。

先下许多卖家将此类宣传转移到了社交媒体上。不少卖家和品牌商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带有“全网最低价”等绝对字眼的广告,并附上电商平台的网店链接。

新《广告法》明确规定,自然人在自媒体发布广告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微博、微信、网站、手机APP等平台都已纳入互联网广告的监管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广告法》施行两年多 问题广告依旧满天飞

回答2:

“限时抢购”——又称“闪购”,指以限时特卖的方式推出某商品,并进行低价折扣出售,限时限量,售完为止。该商业形式源自线上,并延伸至线下。

“秒杀”——网上竞拍的一种,也是属于限时抢购的一种。表现为商品价格大幅降低,参与人数较多,活动持续时间较短。

以上两个词语在目前主要的违禁词词库或者是检测软件中的检测结果均显示其为违禁词,在表述意义上有一定的误导诱导嫌疑,因此会涉嫌触犯广告法,建议不要使用。

当前广告法的解读不断深入,违禁词范围不断扩大,相关违法违规的处罚也是日趋严厉,所以在运营推广中还是建议使用相应的辅助工具(各类词库、在线检测、检测软件等),力保文案安全合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天猫词库,词牛

回答3:

之前确实不违法,现在2021年就不一样了,属于刺激消费词语,禁用了,参考:2021年广告法违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