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最好的古风歌是什么?

2025-05-04 23:52:2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小曲儿的《湖心亭》。

初听这首歌时,是被它的开场白吸引过来的,带有磁性的男中音,“我突然,想喝酒了。那一年,埋在西湖边上的那一坛”。一句看似回忆的话,却把人带入了一幅幅画面,给人引来了无尽的遐想。

画面中,一名剑眉星目的男子好似开玩笑一般的看着眼前白衣胜雪的男子,口中轻吐着“你又来迟了,罚酒三杯”,白衣男子身后的剑被风吹的凛凛作响,与之相比,漫天的飞雪在此刻也显得格外寂静,西湖边上,在此刻仿佛只有这两个男人,在天地一线间,以茶代酒、对酒当歌。

“一面湖水是为了谁,泛起波浪”,男人之间的友情有时候未必一定是惊天动地的,细琢一曲,小酌一杯,纵然无酒也无妨,烽烟四起,一儒生只能壮志未平,而那将士,却要带兵打仗。

“这一走,什么时候回来”。儒生似是在问将士,又似是在问苍天,那般惆怅与黯然,倒像极了江湖中人。

“眼下四方未平,最早也要明年三月”,将士抿了抿杯中的湖水,皱眉不是为那湖水之味,而是恨不能与知交之人痛饮三杯。

曲到中途情未散,剑眉男子将一坛酒埋在了西湖之上,相逢还是散场,离合与悲欢,歌词中不难看出,那将军似是未能归来,浮生若梦,儒生更似梦,几点星光几分惆怅,夜半三更,那万卷书与桌台也没了往日的平静与安宁,曾说好的“来年三月不醉不归”,如今也不过剩下一人罢了。

一面湖,一个人,一段过往,谁说书生不自量,自难忘,悠悠岁月情亦长,或许将士早已深埋战场,就如那埋在西湖边上的酒一般,既如此,便这样吧,儒生还是那个儒生,只不过这段过往,大概会永远记在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

以上,是我为这首歌简单构建的一幅幅画面,五分钟不到的曲子,三十秒左右的画外音,每一句歌词如弦奏一般,古风感十足,古风气十足,古风韵十足。可谓是古风歌曲中的佼佼者。

我一直认为古风歌决不应该只是好听就可以了,如果在你聆听的过程中,脑海中没能呈现出画面的话,那么它就不能称之为古风曲,韵律与韵味是必然不可以缺少的。

除此之外,小曲儿的《上邪》也同样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歌,同样建议你可以好好的品味一下。

回答2:

我觉得最好的,是河图的一首《如花》。

其实在我刚刚听说这首歌的时候,如花这个神奇的女子正以自己一张丑颜与夸张的妆容制霸整个网络圈子。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可能大家都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我第一次听到这样一个歌名的时候真的是被吓到了。我心想这是什么歌?难道是唱如花的?这未免也太惊悚了吧!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听完了整首歌,然后,再也无法自拔,循环了一遍又一遍。

原来,《如花》这样一个名字,来自里面的一句歌词:“低声问是谁家姑娘,如花似玉为谁留。”

其实,我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听过这首歌了,但是,其中的每一句歌词,我都没有忘记过。

是啊,如花似玉的姑娘,你日日在江畔等待,究竟等待的是谁呢?你又能够等来谁呢?

这首歌,诉说了一段非常俗套的故事。

书生与姑娘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二人心意相通,但是,书生意在朝堂,日日点灯磨墨,只希望有一天能够站上那无上的金殿,夺得皇帝的赏识与重用。

苦读数十载,终于有一天,书生将要上京赶考,二人互诉衷肠,相约等书生考取功名以后,八抬大轿娶她进门。

但是,幼时心里的那一小颗朱砂痣,又怎比得上京都的荣华富贵?终于,考取功名的书生忘记了曾经的约定,只留下如花似玉的姑娘,一个人默默的等待。

我最喜欢的,不是这个俗套而又悲伤的故事,而是歌曲之后,说书人醒木一拍,结束了整个故事。原来,无论是痴痴等待的姑娘,还是负了姑娘的书生,都只是故事中的一人而已。

但饶是如此,人生如戏,我们还是能够为之而感动,进而“谁低眼,泪湿了衣袖”。

不过,或许我们可以浪漫一下,那个听故事湿了衣袖的人,会不会,就是偶然路过的书生呢?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回答3:

说实话,我是许嵩的粉丝。

我觉着,许嵩的古风歌曲就都很不错,他的专辑《不如吃茶去》是在他的所以专辑里面古风韵味最重的一张了。

其中,《山水之间》,《惊鸿一面》,还有张靓颖和张杰曾经合作演唱过的《燕归巢》都是特别好的作品。个人感觉,还是主打歌曲《山水之间》最为瞩目。

许嵩这几年大多数时间都在娴静空灵之处居住游玩,会友,抚琴,作曲写词,《山水之间》正是他隐逸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抛开都市文明,撇掉都市的浮华与喧嚣,在清明空灵的山水之间,涤净内心的浮躁不安,用更加透彻更加圣洁的心灵去触摸每一个音符,没有急功近利,没有是是非非,不提名望声利,为的单单是音乐,是创作。《山水之间》悠扬的旋律,充满古风意味的歌词,曲子中带入的传统民族乐器,抚琴声,丝竹声,悠扬悠扬。

它的歌词,昨夜同门云集 推杯又换盏。今朝茶凉酒寒 豪言成笑谈。半生累 尽徒然 碑文完美有谁看。隐居山水之间 誓与浮名散……述写了一位有着辉煌前半生的大人物在历经世事沧桑之后看透尘世,决心隐居山水里,不再妄求功名利禄的事情,唯美的语句中潜藏了许多的无奈,许多的沉痛,许多的放弃。

湖畔青石板上 一把油纸伞。旅人停步折花 淋湿了绸缎。满树玉瓣多傲然 江南烟雨却痴缠。花飞雨追一如尘缘理还乱……理不清的乱事,理不开的愁绪,就让他们随落花雨飘摇而去吧……

古木檀香小筑 经文诵得缓。锦服华裳一炬 粗袖如心宽。林中抚琴曲委婉 群山听懂我悲欢。泪如雨落才知过往剪不断……俗世让他去吧,在这山水之间,于几案之上,捧一卷经书,琴音袅袅,心事淡淡……

很是美好。

喜欢这种浅浅淡淡的歌曲,听了之后整个人处于一种尤其淡然的心境,飘摇又温暖。

回答4:

《眉间雪》师傅所处的状态是周围的亲友逐渐离开,渐渐只剩她一个人,只道相思说与几人知。

她收了一个小正太做徒弟,小正太十分依靠她,常常扯着她的衣角,她总是买上糖葫芦笑着看着徒弟吃完。

敬师堂前,他们种下桃花树,小徒弟敬上香茶,他们约好,携手江湖,师徒相伴。烟花三月,扬州闹市,他们策马同行,相依相互,那是最美好的记忆。

只是常常,师傅会在河边静静呆着,无论春夏秋冬,寒暑风雨,仿佛在等谁,又仿佛在回忆谁。

后来,徒弟长大了,渐渐厌倦了师傅的唠叨,想像个大人一样,甚至打掉了师傅给他的糖葫芦。

徒弟和师傅说,要去闯荡江湖,要名扬天下,师傅低头替他的剑穗编着流苏,依旧是注意平安的唠叨。

冬天了,师傅给他缝了冬衣,他嫌太丑配不上要去名言天下的自己。

师傅去河边更频繁了,有次徒弟问她:“喂,你一直在这,都没去过别处,是不是在等着谁?”

师傅看着流水痴痴的说:“我谁也没等。谁也不会来。”

徒弟又问:“你一个人这么久,就没想过去别的地方看看?”

师傅沉默了,半响看着他,说了一句徒弟当时不太理解的话:“我怕我一转身,连你也不见了。”可我一直都在啊,徒弟想着。

徒弟成长为英俊的青年,鲜衣怒马,意气风发,可以出师了。

纯阳宫师徒切磋,作为最后的出师礼,师傅输了,感慨徒弟还是长大了。

徒弟很得意,终于可以自己出去闯荡江湖。

师傅仍然不忘唠叨和叮嘱,徒弟让师傅安心,该准备好的都准备好了。

之后,两人很少再见面,师傅常常能在酒肆闲谈时听起徒弟的事迹,只是没有人知道她曾是他的师傅。

敬师堂外,当年桃树已然叶落做尘土,师傅还不忘埋下些陈酒,盼望徒弟会回来,他们还能一起把酒言欢,他会说他闯荡江湖的故事,她依然会不忘唠叨家常。

时常,师傅会带酒去河边,像以前一样静静呆着,任细雪落满眉目,只是没人抬袖去拂。

江湖的尽头,是否只剩下陌路?

再后来,已经名扬天下的徒弟也经历了悲欢离合,亲友一个个离去,渐渐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也收了一个小萝莉徒弟,师徒的日常却勾起了回忆,他又想起了师傅,想起了常去的河边。

师傅已经不在,河边独留他一人呆呆看着流水,聆听雪花飘落的声音。

徒弟喜欢上了这里,常常来,仿佛在等谁,又仿佛在回忆谁。

小萝莉徒弟问他:“师傅你在等谁?”

他说:“我谁也没等。谁也不会来。”

小萝莉徒弟问他:“你一个人,就没想过去别的地方看看?”

心中一惊,他终于明白了当年师傅话中之意,我怕我一转身,连你也不见了。

一片片雪花飘落,小萝莉徒弟指着:看,下雪了。

记忆又回到从前,师傅举着伞:看,下雪了。

所谓的江湖路,不过是她撑着伞 ,走向年幼的他,道一句:初心莫负

当游戏最后只剩下你,守着一个空空的帮会,守着不会再亮的好友列表,再看眉间雪的时候,我相信大家会和我一样泪崩。

眉间雪主要还是说的一种友谊的羁绊,亲友间,师徒间,师傅一开始在等亲友,等徒弟离开后,其实在等徒弟能想起来回来看她。
徒弟也在等亲友,更多的等师傅,但最后谁也不会再回来。

对于师徒来说,两人都明白了,曾经一起约好要策马同行江湖路,最终却只有独自一人望穿雪景,一句初心莫负,却成为回忆。

莫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大家都能珍惜那些陪在自己人生路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