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的矛盾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有时缓和,有时激化。生产关系实际就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会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力发展了,也就意味着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提高了,社会财富会生产得多了。这时如果仍然按照原有的生产关系进行社会管理和分配,就会损害大部分人的利益,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人们也就不会采用新的生产技术,这样就会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实际就是使社会生产的速度减慢,社会财富创造的速度减慢。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国力就会减弱,国家会受到侵略。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的矛盾尖锐了,这时就要改变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例如奴隶社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一个人不可能单独完成生产任务,所以必须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奴隶虽然被剥夺了全部劳动成果,但总还能维持生命,如果不当奴隶,恐怕迟早要饿死。这就是奴隶制度虽然很残酷但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当生产力提高,个人的能力已经能够维持生产生活的时候,再把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成果剥夺,就会引起劳动者的不满,劳动者就不会再努力劳动。这时就要采取封建生产关系,让劳动者能够占有一部分劳动成果,这样会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成果,就会想办法提高劳动技能,生产更多的社会财富,剥削者实际也能剥削到更多的财富。生产力也会得到促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断在发生,人们也就要不断调整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采取更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生产关系,于是人类社会就不断向前发展.(1)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复杂矛盾体系,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矛盾的不断解决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再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必须借助于新的上层建筑的力量,才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新经济基础的形成,从而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使社会向前发展。
(3)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便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这两对基本矛盾之间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在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向更高阶段发展。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推动的结果。
好像李敖的观点是性欲。我比较支持
人类的欲望
(包括对物质以及非物质的欲望,比如求知也是一种欲望)
生产力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