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面,用来准确定义三维地球形状的一组参数和控制点。datum是平面坐标系统基础,如北美1983 Datum 是美国和全北美地图工程和坐标的datum。
外营力以侵蚀为主体,地表受外营力作用时,其向下侵蚀有一最低之限度,此一限度,就是侵蚀基准面,亦称基准面(Base Level)。换言之,基准面就是地表向下侵蚀的终极面,以河川为例,当河床低于此一终极面时,河流就不能再向下侵蚀。
所谓终极基准面(Ultimate Base Level)或永久基准面,是指海水面(Sea Level)而言,事实上海水面并非永久不变的,当地壳变动或冰川后退时,常使海陆之相对位置发生变迁。至于湖面、坚岩层及水库等,均为临时基准面(Temporary Base Level),或称局部基准面。由于侵蚀营力性质不同,其基准面亦随之而异,例如海蚀以波浪作用向下所能到达之波浪基准(Wave Base)为其基准面,风蚀与溶蚀以地下水面为其基准面,冰河侵蚀以雪线为其基准面。
如果陆地上升,基准面即随之下降;反之,则会相对地上升。基准面下降常导致侵蚀作用加速进行;基准面上升,则产生沉积作用。
测量学上所说之基准面,是指平均海水面而言,平均海水面是测量陆地高程与海洋深度之起算点,须由特设之验潮站经过多年之观测始可采用。就中国言,中国大陆地区之高程起算点为浙江坎门平均海水面;以零公尺起算;台湾省与澎湖群岛之高程起算点则为基隆与马公平均海水面,亦以零公尺起算。上述地区,测量海洋深度,亦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