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是诉讼之父”等说法,都是在强调证据在诉讼中的重要地位。
证据是进行诉讼的根本,一切诉讼主张的提出以及反驳对方的观点都要依靠证据,同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阐述己方的观点。而法院进行裁判,也主要依靠证据认定事实,进而适用法律。民事诉讼中关于证据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大家进行如下提示:
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就是所谓“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你要追讨建材款,首先要证明你和对方有建材买卖合同关系,证明对方欠款是多少等等。
2、证据在法庭上一般需要提交原件。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但是复制品等一般不能单独作为有效证据认定,这就要求广大朋友在日常业务往来中,注意妥善保存合同、函件、凭证等材料,一是为了完善合同管理,二是防备可能的诉讼风险。
3、提交证据不能超过举证期限。
以欠款纠纷为例:如果你手上只有微信转账记录,而对方不承认欠你钱,你又没有借条、欠条,你的官司就很难获得法官的支持。正确的做法是,应在起诉前咨询专业的律师,做好取证准备,比如录音。录音该怎么说,也是有技巧的。
有证据才有话语权。你和别人斗,有证据,法官才会信,才会作出判决。所以“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想证明自己是谁,只有身份证才是最好的证明
你说别人欠你钱,只有借条,等证据才是强有力的证据
你说你到过北京,别人不信,你拿出火车票就是证据
到法院打官司,证明自己的主张,就要有证据证明,证据才能证明以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证据怎么证明自己说的事实,诉讼就是要主张已经发生的事情,维护权益,没有证据怎么说明过去的事实啊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