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的根是真像还是幻觉

2024-12-02 10:08:2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不是真像,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你看一下寻根文学的理论纲领就知道了。寻根文学的作家主要有韩少功,阿城,王安忆是个多产的作家,不能说是寻根文学作家,但她的《小鲍庄》堪称寻根文学的经典。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寻根文学作品的一个特点:思想性比文学性要高。我这里所吵埋说的文学性腔哗主要是形象性。这是因为这些作者缺乏对他们所表述的文学世界真切的感受。寻根文学的作家基本上都是知青,由于他们在特殊的历史环境成长,这决定他们的知识结构远离传统文化,一个五四新文学,文革文学,都是反传统文化的,所以知伍碰行青作家大多对传统文化很陌生。八十年代中期,经历伤痕反思改革文学的洗礼,新时期作家发现现代文学有“欧化”的倾向,而对传统的文化的吸收太少,遂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寻根”。寻根的“寻”,很有意思,是个动词,因为本来没有或者流失,所以要寻找。所以,无论是韩少功《爸爸爸》里落后的鸡头寨,还王安忆的小鲍庄,都是远离现实生活的偏远、落后、闭塞的山村,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根在乡土农村,在传统文化中。

回答2:

没有真相,只有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