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在空气中锡的表面生成二氧化锡保护膜而稳定,加热下氧化反应加快;锡与卤素加热下反应生成四卤化锡;也能与硫反应;锡对水稳定,能缓慢溶于稀酸,较快溶于浓酸中;锡能溶于强碱性溶液;在氯化铁、氯化锌等盐类的酸性溶液中会被腐蚀。
锡,原子序数50,原子量118.71,元素名来源于拉丁文。在约公元前2000年,人类就已开
始使用锡。锡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几乎都以锡石(氧化锡)的形式存在,此外还有极少量
的锡的硫化物矿。锡有24种同位素其中10种是稳定同位素,分别是:锡112、114、115、116、
117、118、119、120、122、124。
金属锡柔软,易弯曲,熔点231.89C,沸点2260C、、密度:5.77(灰锡aSn) 7.29(白锡bSn) 、
变相点:13.2℃、电阻:11.5、导电度:15% IACS 、强度:14 MPa 、硬度:Brinell 、硬度 10kg ,
20℃有三种同素异形体:白锡为四方晶系,密度7.28克/厘米³,硬度2,延展性好;灰锡为金刚石
形立方晶系,密度5.75克/厘米³;脆锡为正交晶系,密度6.54克/厘米³。
在空气中锡的表面生成二氧化锡保护膜而稳定,加热下氧化反应加快;锡与卤素加热下反应生成
四卤化锡;也能与硫反应;锡对水稳定,能缓慢溶于稀酸,较快溶于浓酸中;锡能溶于强碱性溶液;
在氯化铁、氯化锌等盐类的酸性溶液中会被腐蚀。
金属锡主要用于制造合金。
锡和不具有强氧化性的常见无机酸能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锡与无机酸的作用很缓漫,与有机酸几乎不发生作用。但是水中和蔬菜中的有机酸与锡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毒性极大的锡甲烷,可损害中枢神经。
锡的化学性质是十分稳定的。它与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即使让它长期与潮湿空气接触,也只会在它的表面逐渐形成一层密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能防止锡的继续氧化。
锡在加热下与氧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锡。在高温下,锡与氯作用,生成四氯化锡(气体),与硫作用,生成硫化锡。
锡不与水作用,与盐酸、硫酸、稀硝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锡、硫化亚锡和硝酸亚锡,与浓硝酸作用,生成二氧化锡,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锡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