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莱人是怎么分布的?

2025-04-24 09:48:1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千百年来,希伯莱人的分布特点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大分散,小集中”。虽然他们散居世界各地,但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希伯莱人一般都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当地的希伯莱社区。希伯莱会堂是每一个希伯莱社区的中心。希伯莱会堂是希伯莱人进行宗教活动、学习希伯莱律法、进行集会的地方。希伯莱会堂出现的时间很早,据说当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毁后,希伯莱人失去了向上帝祈祷的场所,一些教徒便临时在住宅里聚集,进行祈祷和学习经典。到后来这种临时性的场所就固定了下来,发展成了会堂。

萨费德的古犹太会堂希伯莱人非常看重集体性。按传统犹太教规定,只要有10个年满13岁的男子就可自行组成一个会众,进行集体祈祷,否则就只能以个人名义作祈祷。这一法定人数称为“民养”。只要达到这一法定人数,是否有拉比,是否有正式的建筑物,均不重要。“会堂”一词在希伯莱语中的意思是“聚集处”,其重点是在“人”,而不在“场所”。因此,会堂是希伯莱人存在的一种标志,凡是有希伯莱人生活的地方,就会有会堂。

希伯莱人的会堂不像基督教的教堂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那样,有着固定的建筑式样和布局。它的风格和式样往往与当地建筑的风格一致,体现了希伯莱人善于适应各种情况和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会堂的大小规模也根据当地希伯莱社区人数多少而定,小者就是一个房间,大者可容纳成百上千人。

希伯莱人和犹太教最典型的标志是由一正一倒两个三角形叠在一起组成的六角星,通常被人称为“大卫星”,或者“犹太星”,而希伯莱人则称它为“大卫之盾”。一般来说,每个会堂无论其建筑风格和式样如何,外面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六角星标志,使人一看就知道此建筑物是犹太人的会堂。

上加利利地区发现的公元初年犹太会堂遗迹会堂内部的陈设一般都很简单,主要的部分是教众的座位。一般男女座要分开,男座在会堂中部,女座在边处或楼位于杰里科的这颗六角大卫星已有3000年的历史上。会堂里最重要的地方是约柜,里面存放着《托拉》经卷。它总靠着朝向耶路撒冷的一面墙,柜前点着长明灯,外面用帐缦遮挡。会堂中央还有一个诵经台,《托拉》被从约柜中“请”出来后,就置于诵经台上,以便人们诵读。会堂里的圣物通常还包括一个被称为“米诺拉”的七臂蜡烛台。会堂内禁上任何偶像,但作为古代大卫王标志的狮子图案却可以用来装饰《托拉》经卷。

萨费德的古犹太会堂